本文经陈煜教授审核授权发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导读
第13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于4月24日-27日在中国·雄安召开,本届大会主题为“政策引领·创新驱动·人文关怀-推动疑难及重症肝病诊疗新发展”,以全景式视角呈现肝病学领域的前沿突破与发展趋势。值此会议之际,医脉通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陈煜教授分享肝硬化并发症管理与
医脉通:在肝硬化阶段,患者常伴有多种复杂并发症,如腹水、食管胃
陈煜 教授:
在肝硬化疾病进程中,患者出现腹水、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以及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意味着肝硬化已步入失代偿期。目前,肝病学分会发布了诸多针对肝硬化的指南,如肝硬化诊治指南、
以腹水为例,临床常采取多种手段:合理使用利尿剂、补充白蛋白以及穿刺放腹水等对症治疗措施。若患者合并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病情都不可逆。部分患者在接受积极、规范的综合治疗后,能够实现再代偿,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故遵循指南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对改善患者预后非常重要。
医脉通:当肝硬化进展为肝衰竭时,救治难度显著增加。除了内科综合治疗,
陈煜 教授:
肝衰竭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内科治疗、人工肝血液净化以及肝移植。内科治疗是肝衰竭的基础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营养支持以及并发症的管理。具体涵盖抗感染治疗、肝性脑病的纠正、腹水的处理以及出血的控制等。
部分肝衰竭患者在接受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可联合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以改善患者内环境,清除体内毒素,促进肝细胞再生。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与内科治疗协同互补,并不冲突。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相较于单纯的内科治疗,内科联合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因此,对于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进展迅速的患者,可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而具体的治疗模式、实施时机以及治疗频次,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方案。
而对于部分肝脏基础较差、肝细胞再生能力差的患者,肝移植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然而,肝移植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如肝源稀缺、治疗费用高昂,且患者术后需长期服用抗排异药物。因此,肝移植的决策需要全面、动态评估。若患者通过内科治疗和人工肝治疗能够逐渐恢复,应首先考虑内科与人工肝治疗,避免不必要的肝移植。但对于处于肝病终末期,肝脏体积缩小、再生能力极差,经内科和人工肝治疗难以康复的患者,肝移植或许是必要选择。
陈煜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中心四科主任(疑难肝病与人工肝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秘书长、委员、终末期肝病学组副组长
北京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常委、肝衰竭及人工肝学组副组长
北京肝胆相照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
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副组长
佑安肝病感染病专科医疗联盟肝衰竭及人工肝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重症肝病学组副组长
中国重症血液净化协作组副主任委员、人工肝学组组长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生命支持技术分会副会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医院协会医疗管理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发表论文500余篇,累计发表SCI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获得科研奖项10余项,获得发明专利7项。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