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福东教授团队揭示中国多发性硬化(MS)患者脑病变特征 | ACTRIMS 2025
2025-03-26 来源:医脉通

多发性硬化(MS)作为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导致青壮年残疾的主要原因。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驱动了MS的易感风险和大脑结构改变。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东方国家,其地域和遗传特征与西方人群存在显著差异。然而,目前尚不清楚中国MS患者的脑部病变特征是否具有独特性。在近日召开的2025年第10届美洲多发性硬化治疗和研究委员会(ACTRIMS)论坛上,来自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施福东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中国MS患者的脑病变特征。


研究目的及方法


在多发性硬化(MS)中,不同种族群体的患病率、易感基因、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可能存在差异。本研究旨在通过脑部7T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描述中国MS患者的脑部病变特征。


从正在进行的中国国家神经炎症疾病登记中心(CNRID)队列中招募MS患者,对脑部进行7T-MRI检查。根据标准化流程评估每个病变,并识别出中央静脉征(CVS)和顺磁性边缘病变(PRL)。此外,基于其他关于7T-MRI文献,总结患者水平和病变水平的病变特征。


微信图片_20250331183332.jpg


研究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120名MS患者。平均(标准差)年龄为34.6(9.4)岁,男女比例为1.7:1。MS患者的平均病程为5.5±6.1年,中位EDSS评分为2(范围:0-8)。


微信图片_20250331183348.jpg


共识别出8502处病变,中位病变数量为44.5(四分位距[IQR]:18-89)(范围:2-370)。这些特殊部位的中位(IQR)百分比分别为:


· 皮质病变(CL)为2.7%(0-5.7%);

· 皮质旁病变为16.2%(7.8%-25.7%);

· 脑室周围病变为30.2%(17.2%-38.7%);

· 幕下病变为5.8%(0.4-11.9%)。

· 70名(58%)患者出现443处CL,占总病变5%。在443处CL中,309处(69.8%)为白质皮质病变。117名(98%)患者的5392处(63%)病变出现CVS。104名(87%)患者和1792处(21%)病变存在PRL。


微信图片_20250331183351.png

微信图片_20250331183354.jpg

微信图片_20250331183356.png

微信图片_20250331183359.jpg



研究结论


本研究基于7T-MRI详细描述了中国MS患者的病变特点。中国MS患者的病变负担较重,顺磁性边缘病变(PRL)的中位病变数量和占比较高。这一高负担报告呼吁加强区域和全球对MS患者的关注力度。中国MS患者的管理和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未来的研究应该结合中国人的基因组信息来理解病理生理学。

参考文献
1.Shuzhen Guan, Yu-Jing Li, Lei Su, Zhe Zhang, Chenyang Gao, Ai Guo, Mengting Zhang, Xiaoyu Shi, Xinyao Liu, Tian Song, Wangshu Xu, Huabing Wang, joseph Kuchling, Jing Jing, De-Cai Tian, Yaou Liu, Yunyun Duan, Friedemann Paul and Fu-Dong Shi. Brain Lesion Characteristics in Chinese MS Patients: A 7T-MRI Cohort Study. ACTRIMS 2025.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