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慢性自发性
一 研究背景与目的
(一)CSU发病机制中的关键因素
CSU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其中,2型炎症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 4和IL - 13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可直接或间接激活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促进免疫细胞迁移,导致皮肤炎症和瘙痒。同时,IL - 4和IL - 13还能刺激B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E(IgE),IgE与肥大细胞表面的FcεR1受体结合,激活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从而引发风团和瘙痒症状。
(二)度普利尤单抗的作用机制
度普利尤单抗是一种全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通过靶向IL - 4Rα,可双重阻断IL - 4和IL - 13,从而抑制2型炎症发展。通过抑制IL - 4/IL - 13信号通路,度普利尤单抗有望减少肥大细胞激活、IgE产生以及相关的炎症反应,从而改善CSU的症状。
(三)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度普利尤单抗在不同基线血清总IgE水平的CSU患者中的疗效,以及其对血清IgE水平的影响,进而确定IgE水平是否可作为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反应的预测指标。
二 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
LIBERTY - CSU CUPID Study A是一项为期24周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3期临床试验,在9个国家的CSU患者中进行。研究遵循赫尔辛基宣言、国际协调会议良好临床实践指南以及适用的法规要求,所有患者或其父母/监护人在参与试验前均提供了书面知情同意。
(二)患者纳入标准
患者年龄≥6岁,诊断为CSU超过6个月,在使用H1 - AH的情况下仍连续6周以上出现瘙痒和风团,7天荨麻疹活动评分(UAS7)≥16且7天瘙痒严重程度评分(ISS7)≥8,未接受过
(三)治疗方案
研究参与者按1:1随机接受度普利尤单抗或匹配的安慰剂治疗。成人和体重≥60kg的青少年接受600mg负荷剂量,随后每2周300mg;体重<60kg的青少年和体重≥30kg的儿童接受400mg负荷剂量,随后每2周200mg;体重≥15kg且<30kg的儿童接受600mg负荷剂量,随后每4周300mg。
(四)疗效评估指标
主要疗效指标为血清总IgE水平从基线到第12周和第24周的变化,以及7天瘙痒严重程度评分(ISS7)、7日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AS7)和7日风团严重程度评分(HSS7)从基线到第12周和第24周的变化。安全性评估指标包括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的比例、严重TEAE的比例、死亡人数、导致研究停药的TEAE比例以及在任何治疗组中发生率≥5%的TEAE。
(五)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意向性治疗分析,对所有随机参与者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拟合协方差分析(ANCOVA)模型,评估治疗效果和血清IgE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同时,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以评估IgE水平变化与ISS7、UAS7和HSS7结局之间的相关性。
三 研究结果
(一)患者基线特征
在LIBERTY - CSU CUPID Study A中,65例安慰剂治疗患者和66例度普利尤单抗治疗患者的基线血清总IgE数据可用(安慰剂组3例和度普利尤单抗组4例患者基线血清IgE水平缺失)。两组患者的基线人口统计学特征和疾病特征总体上平衡良好,但在基线IgE≥100IU/mL的亚组中,度普利尤单抗治疗患者的基线UAS7评分较高,且基线UAS7评分≥28的患者比例也较高。
(二)度普利尤单抗对血清IgE水平的影响
治疗24周后,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组患者的血清总IgE水平较基线显著降低,且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安慰剂组。在第12周和第24周,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组患者的中位血清总IgE水平降低百分比分别为 - 31.9%和 - 48.2%,而安慰剂组分别为 - 6.3%和 - 6.3%。此外,无论基线IgE水平如何,度普利尤单抗治疗患者在第12周和第24周的IgE降低程度相似。
图1 第 12 周(a)和第 24 周(b)时,接受 度普利尤单抗 和安慰剂治疗的患者血清总 IgE(免疫球蛋白 E)水平从中位基线的变化百分比
(三)度普利尤单抗对CSU症状的改善作用
1.瘙痒严重程度评分(ISS7):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组患者在第12周和第24周的ISS7评分较基线显著改善,且改善程度与基线IgE水平无关。在第12周,<100IU/mL亚组的改善值为 - 8.8,≥100IU/mL亚组为 - 8.5(交互作用p = 0.80);在第24周,<100IU/mL亚组为 - 9.8,≥100IU/mL亚组为 - 11.2(交互作用p = 0.98)。
图2 患者在第12周(图2a)和第24周(图2b)ISS7较基线的LS均值(SE)变化
1."P=0.80"*:在第12周,lgE水平小于100 lU/mL的患者中,安慰剂组与杜利尤单抗组的LS均值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80),表示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
2."P=0.98"*:在第24周,lgE水平小于100lU/mL的患者中,安慰剂组与杜利尤单抗组的LS均值变化中差异同样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98),表示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
2.荨麻疹活动评分(UAS7):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组患者在第12周和第24周的UAS7评分较安慰剂组显著改善,且改善程度与基线IgE水平无关。在第12周,<100IU/mL亚组的改善值为 - 17.4,≥100IU/mL亚组为 - 17.1(交互作用p = 0.70);在第24周,<100IU/mL亚组为 - 19.5,≥100IU/mL亚组为 - 22.6(交互作用p = 0.77)。
图2 患者在第12周(图2c)和第24周(图2d)UAS7较基线的LS均值(SE)变化
1. "P=0.70*": 在第12周,IgE水平小于100 IU/mL的患者中,不同治疗组的LS均值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70),表示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
2. "P=0.77*": 在第24周,IgE水平大于等于100 IU/mL的患者中,不同治疗组的LS均值变化差异同样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77),表示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
3. 风团严重程度评分(HSS7):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组患者在第12周和第24周的HSS7评分较安慰剂组显著改善,且改善程度与基线IgE水平无关。在第12周,<100IU/mL亚组的改善值为 - 8.7,≥100IU/mL亚组为 - 8.5(交互作用p = 0.64);在第24周,<100IU/mL亚组为 - 9.7,≥100IU/mL亚组为 - 11.3(交互作用p = 0.59)。
图2 患者在第12周(图2e)和第24周(图2f)HSS7较基线的LS均值(SE)变化
1."P=0.64*": 在第12周,IgE水平小于100 IU/mL的患者中,不同治疗组的LS均值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64),表示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
2."P=0.59*": 在第24周,IgE水平大于等于100 IU/mL的患者中,不同治疗组的LS均值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59),表示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
(四)IgE水平变化与CSU症状改善的相关性
IgE水平变化与ISS7、UAS7和HSS7结局之间的相关性较弱(r < 0.2),表明度普利尤单抗在CSU中的疗效仅部分由IgE依赖性途径的调节介导。
(五)安全性评估
在所有患者中,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的TEAE发生率分别为54.3%和58.8%。最常见的TEAE(发生率≥5%)包括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注射部位反应、注射部位红斑、
四 讨论与结论
度普利尤单抗通过抑制IL - 4/IL - 13信号通路,不仅可以减少IgE的产生,还可能直接影响肥大细胞的激活、免疫细胞的迁移和神经元的致敏,从而多途径地改善CSU的病理生理过程。然而,IgE水平变化与CSU症状改善之间的相关性较弱,提示度普利尤单抗在CSU中的疗效可能还涉及其他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队列规模较小,尤其是纳入的6岁及以上儿童和青少年患者数量有限。其次,研究亚组的定义仅基于基线血清总IgE水平,可能未充分考虑血清IgE水平的内在变化。此外,研究持续时间仅为24周,对于长期治疗效果的评估有限。尽管存在局限性,但本研究结果仍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研究表明,度普利尤单抗可显著降低CSU患者的血清总IgE水平,改善CSU的症状,且疗效不受基线IgE水平的影响。这一结果为CSU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尤其是对于那些对传统治疗反应不佳或无法耐受的患者。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