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淋巴瘤通常进展迅速,对常规化疗易发生耐药,生存期短,预后差,常见的亚型包括
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于2024年12月7日至10日在美国圣迭戈召开。会上公布了多项BTKi治疗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最新研究成果,均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疗效。值此之际,医脉通特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慧强教授分享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最新治疗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
医脉通:作为侵袭性淋巴瘤的重要治疗药物,BTKi的多项研究成果入选了第66届ASH年会,能否请您简要分享一下BTKi在侵袭性淋巴瘤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黄慧强教授:BTKi是一种重要的靶向治疗药物,因其简便性、安全性、有效性以及高性价比,成为B细胞淋巴瘤治疗的关键药物。特别是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中,BTKi的应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今年ASH会议上有多项研究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索。
对于MCL,BTKi在复发难治性MCL患者中已展示出良好的疗效。目前,研究者们正在探索BTKi作为一线治疗的潜力。在老年MCL患者的一线治疗中,治疗方案多采用含BTKi的无化疗方案,如
此外,在DLBCL的治疗领域,BTKi的应用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并有多项研究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于经过2个周期R-CHOP治疗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
在其他侵袭性淋巴瘤的治疗中,如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SCNSL)的一线治疗,BTKi亦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泽布替尼联合CD20和
医脉通:近年来,BTKi已广泛用于治疗MCL,并改善了MCL的生存。请您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谈谈BTKi在MCL治疗领域的临床应用价值?
黄慧强教授:TRIANGLE研究是首个在年轻MCL患者中评估BTKi疗效的研究。该研究共纳入870例新诊断的MCL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为标准化疗诱导方案序贯
此外,一项针对老年人群的研究纳入了397例≥60岁的新诊断MCL患者,对比分析了BTKi联合利妥昔单抗方案(BTKi组)和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化疗组)的疗效。结果显示,中位随访47.9个月,BTKi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OS率均高于化疗组(中位PFS:65.3 vs 42.4个月,P=0.003;OS率:57.7% vs 54.5%)5。更重要的是,相较于化疗组,BTKi组的毒性反应更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高5。因此,在老年MCL患者的一线治疗中,含BTKi的治疗方案展现出更明显的疗效优势。
医脉通:大B细胞淋巴瘤(LBCL)是最常见的侵袭性淋巴瘤之一,疾病异质性较高,亟需个体化治疗。中国的血液病领域专家积极探索LBCL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在本次ASH年会上发布,请您解读一下中国专家在LBCL治疗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黄慧强教授:目前,对于桥接治疗尚无明确定论,原则上需避免过度的化疗。因此,通常采用以靶向治疗为主的桥接方案,如泽布替尼联合
对于MYC/BCL-2双表达的患者,国内专家多采用泽布替尼联合R-CHOP方案治疗。一项纳入了初治MYC/BCL-2双表达DLBCL患者的研究显示,37例患者经过6个周期治疗后均达到≥PR,其中34例患者在治疗结束时仍处于CR,总体的安全性可耐受8。该项研究已显示出良好的近期疗效,期待未来长期的随访结果。
医脉通:在科技快速发展以及肿瘤治疗水平稳步提升的背景下,BTKi在侵袭性淋巴瘤领域的成果不断涌现,您认为未来侵袭性淋巴瘤的治疗格局将产生怎样的改变?
黄慧强教授:随着BTKi、抗体偶联药物(ADC)、CAR-T疗法、双特异性抗体等新型治疗方式的出现,侵袭性淋巴瘤治疗方案的选择也逐渐多样化,但肿瘤的高异质性意味着单一的治疗方案难以应对所有的问题。泽布替尼作为BTKi的杰出代表,因其安全性、有效性、高性价比及便捷的用药方式,在DLBCL治疗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期待BTKi能够为整体治疗方案的变革注入新的动力。
其次,BTKi在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老年患者通常难以耐受大剂量化疗,而BTKi提供了减少甚至替代化疗的可能。在一些惰性淋巴瘤的治疗中,含BTKi的无化疗方案已展现出良好的疗效,这一临床实践证实了无化疗方案是一种可行的治疗策略。此外,在CAR-T治疗过程中,ZR2桥接方案展现出了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BTKi不仅可以有效抑制肿瘤增殖,而且能够改善T细胞功能缺陷,这对于长期接受多种化疗治疗患者的T细胞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BTKi在一线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其在侵袭性淋巴瘤治疗中的成效初显。无论是在老年/年轻的MCL患者中,还是在DLBCL的一线治疗中,都能观察到BTKi积极的治疗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更多研究的深入,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明确BTKi治疗的精确定位。期待国内同行的共同努力,充分展示中国学者在BTKi应用领域方面的成果,为淋巴瘤治疗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黄慧强 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理事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委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粤港澳大湾区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副主委
CSCO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委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主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
擅长恶性淋巴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特别是NKT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 P-Gemox和DA-EPOCH治疗NKT淋巴瘤等 先后被美国NCCN指南推荐,近年发表第一或通讯(共同)作者文章:JCO, Lancet Oncology, Nature Medicine, JHO, Hematalogica, Molecular Cancer, Cancer comunication和STTT等, 2020荣获,中国CACA 科学进步 一等奖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