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既往研究证实钠-
在细胞机制层面,自噬通路激活可能是SGLT2i肾保护作用的重要途径,而自噬调节可能对结石形成具有深远影响。该研究通过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考察了SGLT2i预防肾结石的疗效,并进一步探讨了自噬减少肾结石的潜在机制。
研究背景
全球范围内肾结石发病率持续攀升,其中草酸钙(CaOx)结石最为常见,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手术是治疗CaOx结石的主要手段,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患者依从性低。已有研究证实
SGLT2i作为新型降糖药物,无论患者是否合并DM均表现出显著的心肾保护作用。SGLT2i的肾脏保护机制独立于其降糖作用,可能与减轻血容量负荷、降低氧化应激及改善肾小管氧合等有关。在细胞机制层面,SGLT2i可通过调控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mTOR)来增强自噬,从而维持细胞完整性并保护肾功能。
研究方法
【动物试验】
实验采用八周龄雄性C57BL/6JNarl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乙醛酸盐(GOX)组和GOX+DAPA(SGLT2i:
【临床研究】
利用台湾全民健康保险研究数据库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6-2020年间,535,404例(男性284,295例)使用SGLT2i或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的4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肾结石病史和有肾结石病史两个队列。以DPP4i作为对照,分析SGLT2i使用与肾结石风险的关系,并评估同时使用自噬抑制剂
图1 自噬调节化合物联合治疗的实验方案
(a)雷帕霉素(Rapa)与达格列净(DAPA)在乙醛酸盐(GOX)诱导的草酸钙(CaOx)小鼠模型中的联合治疗实验设计。(b) 羟氯喹(HCQ)与达格列净(DAPA)在GOX诱导的CaOx小鼠模型中的联合治疗实验设计。
研究结果
【DAPA可抑制草酸钙肾结石形成,减缓肾损伤】
-GOX治疗组小鼠体重显著下降(p=0.0294),而GOX+DAPA联合治疗可缓解GOX引起的体重下降(图2a、b)。
-GOX组小鼠肾脏重量显著增加(p=0.0120),而GOX+DAPA联合治疗后肾脏重量恢复正常(p=0.0002)(图2c)。
-GOX组小鼠显示存在结石(平均评分2.375,发生率100%)(图2d)。值得注意的是,GOX+DAPA联合治疗完全消除了GOX诱导的肾结石(严重程度评分:0,发生率:0%)。
-通过分析尿液和血浆生化指标(图2f-m),发现GOX治疗显著降低小鼠尿钙(p=0.0127),但使
-肾功能分析显示,GOX组小鼠血浆
图2 达格列净(DAPA)对GOX诱导的草酸钙(CaOx)小鼠肾脏结石及尿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每组n=10)
(a)DAPA在GOX诱导CaOx小鼠模型中的实验设计。(b)体重变化百分比(%)。(c)肾脏/体重比值。(d)钙化评分。(e)肾脏偏振光显微镜观及H&E染色(上两图比例尺=100μm;下两图比例尺=400μm)。(f)尿钙浓度。(g)尿草酸盐浓度。(h)尿柠檬酸盐浓度。(i)
数据以均值±标准误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Fisher's LSD检验。*p < 0.05;**p < 0.01;***p < 0.001。
(注:H&E:苏木精-伊红染色,AP:过饱和指数,BUN:血尿素氮,Cr:肌酐)
【DAPA可改善肾结石诱导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
-肾损伤标志物:GOX组小鼠Kim1基因(一种跨膜糖蛋白,在受伤的肾小管中急剧上调)表达升高,而GOX+DAPA联合组Kim1基因表达降低(图3a)。
-炎症调控:炎症标志物(Tnfα、Il6、Ccl2)、巨噬细胞标记物(Emr1、Cd68)、炎症小体介质(Nlrp3、Il1b)在GOX组小鼠中均呈上升趋势,但经DAPA干预后显著改善(p<0.05)(图3b-h)。
-结石风险基因:与肾结石风险相关的Spp1基因在GOX组小鼠中升高,经DAPA治疗后下降(图3i)。
-纤维化指标:纤维化相关基因(Tgfb1、Col1a1、Col3a1)在GOX组小鼠中上调,经DAPA处理后回调(图3j-l)。
-蛋白水平验证:免疫印迹显示GOX组小鼠NFκB、NLRP3和ASC蛋白表达增加,DAPA可逆转该效应(图3m),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和PARP)在GOX组上调,经DAPA治疗后下调。
图3 达格列净(DAPA)对肾损伤、炎症、巨噬细胞浸润、炎症小体活化、肾脏纤维化通路及凋亡信号的影响(每组n=10,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为内参基因)
(a)肾损伤分子1(Kim1)表达。(b)
数据以均值±标准误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Fisher's LSD检验。*p < 0.05;**p < 0.01;***p < 0.001。
(注:Gapdh/Hprt:常用内参基因,Kim1:肾小管损伤标志物,NLRP3:炎症小体核心组分,Spp1:参与结石形成的基质蛋白)
【肾结石损害自噬体降解过程,DAPA可逆转这一反应】
-自噬标志物变化
GOX组:LC3B-II蛋白(自噬过程的核心标志物)水平及LC3B-II/I比值升高,同时自噬受体SQSTM1/p62积累(图4a),提示结石模型虽诱导自噬体合成,但p62清除受阻,自噬流受损。
DAPA干预组:LC3B-II、p62水平及LC3B-II/I比值均下调,表明达格列净能有效清除累积的LC3B-II和p62蛋白。
-上游自噬通路调控
GOX组:磷酸化ULK1(p-ULK1)和Beclin-1(BECN1)表达增加(图4b),二者是自噬体形成的关键启动因子;ATG5蛋白水平有升高趋势,但ATG7无变化。
DAPA干预组:虽未显著改变ATG5-ATG12和ATG7水平,但下调p-ULK1和BECN1,结合LC3B-II与p62的减少,证实达格列净可改善结石导致的自噬流障碍。
-AMPK/mTOR信号通路调控
AMPK通路:GOX组磷酸化AMPK(T172)及总AMPK水平均升高;DAPA虽未改变p-AMPK绝对值,但提高p-AMPK/AMPK比值(图4c),提示其进一步激活AMPK以促进自噬。
mTOR通路:GOX组磷酸化mTOR(S2448)及p70S6K水平升高,表明结石激活mTOR(自噬负调控因子);而DAPA可抑制mTOR和p70S6K的磷酸化,逆转GOX的抑制作用。
-肾结石炎症部位与自噬阳性区域共定位
采用LC3B标记自噬体(红色),NLRP3标记结石相关炎症小体(绿色)。首先,主要分布于肾皮质的DAPA靶点(白色)在三组中表达水平无差异。其次,由结晶物质激活的NLRP3水平在GOX组显著升高,而DAPA联合治疗可逆转这一现象。NLRP3信号集中于髓质区域,被扩张的肾小管环绕,并与草酸钙(CaOx)晶体沉积密切共定位。第三,GOX组LC3B斑点数量增加,尤其在NLRP3阳性肾小管附近较多,表明CaOx晶体沉积周围存在自噬体聚集(图4d)。这些结果表明:GOX会增强自噬流阻滞,该现象与CaOx结石形成密切相关,而DAPA给药可缓解此过程。
图4 DAPA对肾脏自噬的影响(每组n=10)
(a) LC3B和p62的免疫印迹分析;(b) p-ULK1/BECN1/下游ATG蛋白;(c) AMPK/mTOR相关蛋白;(d) 肾脏LC3B(红色)、NLRP3(绿色)和SGLT2(白色)免疫荧光染色,DAPI核复染显示为蓝色。上图放大倍率×20,下图×400。比例尺为10 μm;(e) 溶酶体生物合成相关蛋白免疫印迹分析;(f) p-TFEB与TFEB免疫印迹分析;(g) 泛素化条带;TFEB下游基因表达:(h) Tfeb,(i) Lamp1,(j) Lc3b,(k) Ctsf。
数据以均值±标准误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Fisher's LSD检验。*p < 0.05;**p < 0.01;***p < 0.001。
【GLT2i有效降低肾结石发生及复发风险】
-无肾结石病史患者(初发结石风险):SGLT2i组结石发生率:13.26例/1000人年,DPP4i组结石发生率:15.41例/1000人年,发生率比(IRR):0.86(95%CI:0.82–0.90,图5a-b)。
-有肾结石病史患者(复发风险):SGLT2i组复发率:127.24例/1000人年,DPP4i组复发率:132.41例/1000人年,IRR:0.96(95%CI:0.93–0.99,图5a-d)。
图5 SGLT2i与肾结石风险及HCQ关联的全国数据库分析
(a) 有/无肾结石病史患者中,SGLT2i对比DPP4i的肾结石发病率比率。SGLT2i与DPP4i使用者肾结石风险的累积发病率曲线:(b) 无肾结石病史患者(ITT分析)。(c) 有肾结石病史患者(ITT分析)。(d) 无肾结石病史患者(AT分析)。(e) 有肾结石病史患者(AT分析)。
研究结论
SGLT2i达格列净通过增加尿枸橼酸、镁离子和pH值,同时降低草酸盐水平,有效抑制了GOX小鼠的草酸钙结石形成。尽管GOX小鼠肾脏中自噬活动增强,但p62蛋白的积聚提示自噬流受损,而达格列净可通过下调mTOR(雷帕霉素靶蛋白)、调节AMPK并恢复自噬流改善自噬功能。联合使用雷帕霉素可维持达格列净的抑石作用,而联合羟氯喹(HCQ)则会抵消该作用。临床研究数据最终证实,SGLT2i可降低肾结石风险,但若患者过去一年内使用过HCQ,这种保护作用即消失,提示HCQ可能削弱SGLT2i的肾脏保护效应。该研究结果为SGLT2i用于治疗肾结石疾病提供了重要依据,强调了SGLT2i是降低肾结石风险的潜在药物选择。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