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泌 | 暑期“包皮手术季”来临,您需要正确认识包皮环切术
2024-07-31
关键词: 包皮环切术 科普

在男性健康领域,“割包皮”是一个既常见又略显神秘的话题。它不仅是泌尿男科的一项基础手术,也是很多男孩人生中的第一台手术,更是许多男性迈向健康生活的关键一步。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误解,许多人对这一手术心存疑虑,该不该割?如何割?本文将解析包皮环切术术式原理、适应证、手术过程及术后注意事项,让您对这一手术有全面而清晰的认识。


一、认识包皮环切术


包皮环切术俗称“割包皮”,顾名思义,是指通过手术的方式切除阴茎上多余的包皮,使龟头能够完全暴露在外。这一手术在男科和泌尿外科中极为常见,旨在解决包皮过长、包茎等问题,预防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png

区分正常包皮、包皮过长与包茎(图片来源于网络)


包皮过长是指成年后阴茎皮肤包裹龟头,使龟头不能完全外露。根据程度不同,又可分为真性包皮过长和假性包皮过长。真性包皮过长即阴茎勃起后龟头仍不能完全外露;而假性包皮过长则是指平时龟头不能外露,但在阴茎勃起后可以完全暴露。


包茎则更为严重,是指包皮口狭小,包皮难以翻起或无法翻起露出龟头。


二、包皮环切术的必要性


包皮环切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包皮过长和包茎可能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


● 增加感染风险:过长的包皮容易藏污纳垢,形成包皮垢,长期刺激可引发包皮龟头炎,甚至导致尿路感染。


● 影响性健康:包皮垢中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可能通过性生活传播给伴侣,增加女性患阴道炎等妇科疾病的风险。


● 阻碍阴茎发育:对于儿童来说,长期包茎可能影响阴茎的正常发育。


● 增加癌变风险:包茎也是阴茎癌重要的危险因素[1],长期炎症刺激可能诱发阴茎癌等严重疾病。


三、适用人群与禁忌证[1]


绝对手术指征:病理性包茎。


适应证:先天性包茎、反复的包皮阴茎头炎及泌尿系统异常所造成的尿路感染。


2022版《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指出:排尿时包皮被尿液充盈所造成的球样膨胀并非手术的适应证。不推荐为预防阴茎癌而进行新生儿包皮环切术;不推荐为没有医学适应证的儿童进行包皮环切术。

禁忌证:包皮急性感染期,阴茎先天发育异常如尿道下裂、埋藏式阴茎等。


四、手术方法及过程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包皮环切术的方法也在不断革新。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传统手术、器械辅助包皮环切术和一次性包皮吻合器环切术。包皮环切术通常在门诊进行,无需住院。手术过程大致如下:


● 术前准备:清洗会阴部,消除紧张情绪,进行局部麻醉。


● 手术操作:根据选择的手术方式,医生将切除多余的包皮,并进行必要的缝合或固定。手术过程一般持续几分钟到半小时不等,患者无明显疼痛感。


● 术后护理:术后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穿宽松内裤,减少摩擦;注意伤口清洁,防止感染;定期复诊,按时换药。


五、术后恢复与注意事项


包皮环切术后,需注意以下几点:


● 术后最初几天伤口可有疼痛、轻微水肿及渗液,小便困难,通常可自行消退,可多饮水,如有需要可遵医生医嘱服用止痛药及预防感染药物。


● 术后一周内避免长时间乘/坐车,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擦洗勿沾湿伤口,勿自行使用酒精或其他消毒药水。按时到门诊洗伤口、换药约3-4次,术后无需拆线。


● 术后一个月内禁止性生活,性刺激可能使阴茎过多过长时间勃起,易引起术后出血。避免进行剧烈活动,请穿宽松内裤,饮食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 若发现伤口大量出血、伤口周围持续红肿、触痛、或有脓性渗液及发热(体温超过38度)请及时就医。


小结


包皮环切术作为一项简单而有效的手术,在维护男性生殖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了解手术原理、适应症、手术方法及术后护理等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这一手术,并在需要时做出正确的选择,了解做包皮环切术的手术时机需视病情而定:出现包皮嵌顿要立即手法复位和手术复位,包茎患者必须手术和尽快手术,儿童包皮过长可在学龄前(5周岁以上)手术为宜,而成年人包皮过长建议婚前进行手术。


参考文献
1.2022版《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