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老年人群低
近日,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学组与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专家共同撰写的《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诊疗指南(2023年)》于《中华眼科杂志》重磅发布!指南的发布旨在加强和完善我国AMD诊疗工作的规范化,提高我国AMD的诊疗、预防和随访水平。本文分享8项主要推荐意见,完整版指南链接见文末。
AMD的诊断
➤推荐意见1:诊断新生血管性AMD,相较于荧光素眼底
AMD的治疗
➤推荐意见2:基于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建议早至中期AMD补充抗氧化
➤推荐意见3:单克隆抗体类或融合蛋白类抗VEGF药物均可有效治疗新生血管性AMD。
➤推荐意见4: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给药是新生血管性AMD的一线治疗方法。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给药可采用不同方案。根据目前循证医学证据,无论是单克隆抗体还是融合蛋白类抗VEGF药物,与3+PRN方案比较,3+T&E方案具有一定程度获益(2C)。
➤推荐意见5:对一种抗VEGF药物的治疗应答不佳,可考虑更换其他抗VEGF药物。基于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更换不同抗VEGF药物进行治疗,无明显获益也无明显风险。在临床实践中,针对抗VEGF三针负载治疗后无应答的新生血管性AMD,由临床医师综合考虑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2D)。
➤推荐意见6:关于新生血管性AMD持续性PED目前仅有继续抗VEGF治疗的相关证据,在解剖学相关结局(如PED高度)方面有所改善,但不能排除是否为自然病程所致结果,且视力无明显获益(D)。因此,目前证据尚不能解决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进行高质量研究,暂无法形成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7:当OCT或OCTA发现新生血管性AMD非渗出性MNV时,建议密切观察(2D)。一旦发现新生血管具有活动性,出现积液、渗出或出血等,应及时采用抗VEGF治疗。
AMD的随访
➤推荐意见8:AMD属于慢性疾病,需要长期观察和随访。鉴于FFA和ICGA为有创检查,不适宜多次反复使用。对于新生血管性AMD,考虑到OCTA检查在不同级别医院中的可行性可能存在差别,建议使用OCT联合OCTA进行随访观察。
文献链接:https://guide.medlive.cn/guideline/28737
参考资料: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学组.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诊疗指南(2023年)[J].中华眼科杂志, 2023, 59(5): 347-366. DOI: 10.3760/cma. j. cn112142-20221222-00649.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