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 | 一文了解
2022-08-08 来源:医脉通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导读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常见的由于脂蛋白代谢异常所致的遗传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升高。由于FH的心血管风险显著升高,早期发现、诊断以及适当的管理对于FH来说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FH的筛查及诊治方法,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筛查对象


有以下情况的个体需考虑进行FH筛查:

• 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

• 血清LDL-C水平明显升高(成人≥3.8 mmol/L,儿童≥2.9 mmol/L);

• 黄色瘤或脂性角膜弓;

• 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


诊断标准


FH的诊断需首先排除其他继发性和原发性病因,再结合患者的家族史、早发冠心病史、肌腱黄色瘤和角膜弓的出现、重复测量的LDL-C及基因检测做出初步诊断。《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筛查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提出的FH诊断标准如下:


成人符合下列3条中的2条:

• 未经治疗的血清LDL-C≥4.7 mmol/L;

• 皮肤/腱黄色瘤或脂性角膜弓(<45岁);

• 一级亲属中有FH或早发ASCVD患者。

儿童FH的诊断标准:

• 未经治疗的血清LDL-C≥3.6 mmol/L且一级亲属中有FH或早发冠心病。


治疗方法


对于FH,早期降脂治疗(LLT)同时控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至关重要。此外,还需进行饮食和生活方式干预,如戒烟、低盐低脂饮食、定期运动。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和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血脂管理指南提出了LDL的治疗目标:对于已经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ASCVD)或具有高ASCVD风险的FH成年患者,LDL-C的目标是比基线减少50%且<1.4 mmol/L;对于未患ASCVD或无高冠心病风险的成年患者,LDL-C的目标是比基线减少50%且<1.8 mmol/L。


1. 药物治疗


一线治疗药物为他汀类药物,此外,依折麦布可作为二线治疗药物使用。如果在最大耐受剂量的他汀类药物/依折麦布联合治疗下患者的LDL-C未达标,可加用PCSK9抑制剂(evolocumab或alirocumab)。必要时可在上述基础上考虑血浆置换


2.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脂蛋白单采技术、肝移植、基因技术等。基因技术可能代表着未来的研究方向,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高扬, 高传玉, 张优, 等.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诊疗进展[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1,19(10):933-939.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学组,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筛查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3(09):201.

3. Lee CJ, Yoon M, Kang HJ, et al. 2022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management of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in Korea[J]. Korean J Intern Med. 2022 Jul 27. doi: 10.3904/kjim.2022.121.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