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病为什么叫“丝绸之路病”?看这张最新版全球流调图就明白了 | 权威综述
2021-12-17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白塞病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白塞病是一种以血管炎为基础病理改变的慢性、复发性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葡萄膜炎和皮肤损害,亦可累及周围血管、心脏、神经系统、胃肠道、关节、肺、肾等器官,表现为关节炎动脉瘤、动静脉血栓形成、神经系统病变和胃肠道溃疡。


12月1日,期刊Nat Rev Rheumatol.(影响因子20.543)发布综述,汇总分析了白塞病的流行病学相关数据。


白塞病发病率相关研究较少:韩国为每年每10万人3.9人、波兰为每年每10万人0.05人、瑞典每年每10万人0.2人。相比之下,白塞病的患病率已得到广泛研究,并在国家之间显示出较大差异(图1)。

 

2.png

图1 白塞病全球患病率

 

由图1不难看出,中东、远东、地中海地区发病率较高,白塞病也因此被称为“丝绸之路病”。古丝绸之路周边国家每10万人的患病人数:土耳其为421人、约旦为660人、伊朗为100人、韩国为35.0人、日本为13.5人、中国为10.0人。2018年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汇总估计的全球患病率为10.3/10万,中东为31.8/10万,亚洲为4.5/10万,欧洲为3.3/10万。

 

白塞病在男性和女性中的患病率相似。但据报道,男性的预后更差、器官受累更多、死亡率更高。除了性别因素之外,疾病发病较早似乎也是一个不良预后因素。

 

一般而言,女性更常见的表现是皮肤、粘膜和肌肉骨骼受累,而男性更常见的是葡萄膜炎、血管病变等。而这些常见表现可能存在地域差异。据报道,东亚和美国多达30%的患者出现胃肠道受累,而土耳其、突尼斯和西班牙的这一比例仅为约1%。

 

参考文献:Watts RA, Hatemi G, Burns JC,et al. Global epidemiology of vasculitis[]J. Nat Rev Rheumatol. 2021 Dec 1:1–13. doi: 10.1038/s41584-021-00718-8. Epub ahead of print.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