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白塞病(B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全身性炎症疾病,皮肤黏膜症状是其最具特征性的表现之一,也可累及眼部、关节及其他脏器。由于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指标,BD的诊断以临床表现为基础。皮肤黏膜症状可见于疾病的任何阶段,并多出现在严重器官受累之前,因此,熟悉这些症状对BD的早期诊断,以及预防潜在的严重器官受累十分必要。
BD的皮肤黏膜症状主要表现为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结节性红斑、丘疹脓疱疹、浅表性栓塞性静脉炎等,其中结节性红斑和丘疹脓疱疹最常见。
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OU)是主要的首发症状之一,可发生在唇、颊、牙龈、舌和上颚等部位,扁桃体和咽部较为罕见。在白塞病患者中,OU的发生率高达97-99%。研究表明,OU出现的平均时间为确诊前7年。OU可表现为小溃疡(直径3-6mm)和大溃疡(直径10-30mm),反复出现大溃疡是白塞病和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鉴别要点。单独出现OU的诊断价值有限,当合并生殖器溃疡、葡萄膜炎时诊断价值较高。
生殖器溃疡
生殖器溃疡(GU)是白塞病的另一特征性表现。其表现和病程与口腔溃疡相似,但生殖器溃疡通常更深,并且较少复发。由于深层溃疡愈合后可能留下瘢痕,所以,可通过检查既往病变的瘢痕来辅助白塞病的诊断。可见,在诊断时,除了活动性病变外,还应关注既往病变的瘢痕。
在男性患者中,GU多发于阴囊部位(90%);在女性患者中,多发于阴唇、阴道等部位。当患者发生阴道溃疡时,可出现脓血性分泌物、疼痛和性交困难表现,深度溃疡甚至可能形成瘘道。反复发生口腔溃疡和GU是白塞病的强烈预测因素。
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EN)可出现局部压痛,
丘疹脓疱疹
丘疹脓疱疹(PPL)是白塞病最常见的皮肤表现,发生率为65-96%。其特征为毛囊炎或痤疮样无菌脓疱疹。典型的病变表现为24-48h内形成脓疱的丘疹,通常位于躯干、下肢和面部。白塞病的确诊年龄多为20-30岁,在这期间痤疮也相对常见。因此,临床中需要仔细鉴别。对此,将下肢等非脂溢性部位作为首选检查部位,可能更有利于白塞病的诊断。
浅表性栓塞性静脉炎
浅表性栓塞性静脉炎是一种可触及的沿静脉走向的硬结,常见于男性,主要发生在腿部,最常累及大隐静脉。当病变累及小静脉时,浅表性栓塞性静脉炎与结节性红斑的表现十分相似,此时可通过超声检查区分两者。浅表性栓塞性静脉炎与
其他皮肤病变
白塞病较为常见的皮肤病变还包括生殖器外溃疡和Sweet综合征样病变。生殖器外溃疡与口腔溃疡临床表现相似,也是白塞病的特殊症状之一。其反复发作,通常可形成瘢痕,多局限于腿部、腋窝、乳房、颈部、脚趾、腹股沟和颈部等部位。Sweet综合征样病变表现为红色斑块,通常见于面颈部和四肢,较少出现在白塞病患者中。
白塞病患者通常在出现皮肤黏膜症状几年后,才确诊为白塞病。因此,对皮肤黏膜症状及时、精准的识别,将有利于白塞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当然,这不仅需要临床医生的诊断能力,也需要患者及时就诊。未来,希望在研究进展与患者教育的双重推进下,白塞病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早日摆脱病痛折磨。
参考文献:Nakamura K, Tsunemi Y, Kaneko F,et al. Mucocutaneous Manifestations of Behçet's Disease[J]. Front Med (Lausanne). 2021 Feb 1;7:613432.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