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痛经的哪些事儿
2020-03-30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痛经

痛经(月经期疼痛)可以自月经来潮(初潮)后就出现,称为原发性痛经;在以后生活中才出现的则 称之为继发性痛经。

 

1. 原发性(功能性)痛经


原发性(功能性)痛经指与排卵周期相关而无任何病理发现的月经疼痛。疼痛通常开始于初潮后的1~2年内,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越来越严重,直到20岁左右。大约50%的经期妇女受其影响,青少年发生痛经的比例高达95%。

 

(1)临床特点

 

➤中下腹部疼痛。

➤疼痛放射至背或大腿上(图94.5)。

➤从钝痛到剧烈绞痛程度不等。

➤月经开始时疼痛最重。

➤可能出现于月经开始前 12 小时。

➤通常持续 24 小时,但也可能持续2~3天。

➤可伴恶心、呕吐头痛晕厥或面部潮红。

➤检查无异常。

 

1585322334518679.png

图94.5 痛经的典型疼痛部位

 

(2)治疗

 

➤充分的解释和适当的安慰。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规律的运动。

—避免吸烟和酗酒。

➤建议练习放松,如做瑜伽。

➤避免暴露于极冷环境中。

➤在疼痛部位和弯曲膝盖到胸部的位置放一个热水袋。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顺序):

 

➤简单的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

➤简单镇痛药无效时,前列腺素抑制药(如甲芬那酸 500mg,每日3次)或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200~400mg,口服,每日3次)为缓解疼痛的首选方法。

维生素B1(硫胺素)100mg/d。

➤避孕药(低雌激素三相片更好)。

➤含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

一项循证医学综述发现,最有效的药物是非甾体抗炎药,维生素B1和镁也被证明是有效的。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证明,维生素B6维生素E或草药是有效的。脊柱推拿不太可能有益。

 

2. 继发性痛经

 

继发性痛经是由器质性疾病引起的月经期疼痛。患者通常在月经初潮后多年无疼痛,通常超过30岁时开始出现痛经。多在月经前3~4天开始有盆腔钝痛,在月经期间加重。

 

(1)最常见的原因

 

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原因)。

盆腔炎(主要原因)。

➤宫内节育器。

➤黏膜下肌瘤。

➤子宫内息肉。

➤盆腔粘连。


(2)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包括腹腔镜、超声和不常使用的子宫颈扩张及刮宫术,从而对宫腔进行评价,还可进行宫腔镜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3)处理

 

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内容选自《全科医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医脉通已获得出版社授权。欲了解更多内容,请阅读原版内容。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