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耐量异常,包括一部分妊娠前已患有糖尿病但孕期首次被诊断的患者。而妊娠前已知的糖尿病患者,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的近期影响包括母亲妊娠并发症增加,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等,以及胎儿发生巨大儿、肩难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风险增加;其对母儿健康的远期威胁主要是母亲产后及子代出生后远期2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增加。
一、孕期糖尿病诊断标准
孕期任何时间行75g 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5.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
➤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h血糖≥10.0mmol/L
➤8.5mmol/L≤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11.1mmol/L
上述血糖值之一达标即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但孕早期单纯空腹血糖>5.1mmol/L不能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需要随访。
二、孕期糖尿病的筛查
1.高危人群筛查
孕期高血糖危险人群包括:有妊娠期糖尿病史、巨大儿分娩史、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早孕期空腹尿糖阳性者和无明显原因的多次自然流产史、胎儿畸形史及死胎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分娩史者等。第一次产检即应筛查血糖,如果空腹血糖≥7.0 mmol/L和(或)随机血糖≥11.1 mmol/L,或75g 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 血糖≥11.1 mmol/L,无三多一少症状者不同日(应在2周内)重复测定,可诊断妊娠期显性糖尿病。具有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如第一次产检评价血糖正常,则于孕24~28周行75g 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必要时孕晚期再次评价。
2.非高危人群筛查
建议所有未曾评价血糖的孕妇于妊娠24~28周进行 75g 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价糖代谢状态。
三、孕期得了糖尿病该怎么办?
1.血糖控制目标
孕期糖尿病的血糖目标:空腹血糖<5.3 mmol/L、餐后1h血糖<7.8 mmol/L;餐后2h 血糖<6.7 mmol/L。
2.血糖控制的四大法宝
(1)饮食和运动的指导
妊娠期间的饮食原则为既能保证孕妇和胎儿能量需要,又能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而且不发生饥饿性酮症。尽可能选择低生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应实行少量多餐制,每日分5~6 餐。高血糖的孕妈还可以去营养科专科就诊,由专科医生量身定制合理的膳食方案,有利于血糖地控制。孕妈也要适量地运动,运动一般在餐后1h进行,选择舒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避免紧张剧烈的活动。
(2)血糖监测
血糖控制稳定或不需要胰岛素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妇女,每周至少测定一次全天4点(空腹和三餐后2 h)血糖。其他患者酌情增加测定次数。
(3)体重管理
孕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均是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需从孕早期即制定孕期增重计划,结合基础BMI(体重指数),了解孕期允许增加的体重。孕期规律产检,监测体重变化,保证合理的体重增长。
(4)孕期降糖药物
当饮食及运动控制血糖不满意时,需及时加用胰岛素治疗。对于空腹及餐后血糖均升高,推荐三餐前短效/速效胰岛素+睡前NPH。胰岛素的用法用量均应在医生指导之下使用,注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由于孕期胎盘胰岛素抵抗导致的餐后血糖升高更为显著的特点,预混胰岛素应用存在局限性,不作为常规推荐。孕期不推荐使用口服降糖药。
使用胰岛素治疗期间,注意预防低血糖发作,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如有心悸、手抖、大汗、饥饿等症状应及时进食并测血糖,必要时及时医院就诊。
四、孕期糖尿病产后管理
1.孕期高血糖对母儿两代人的影响不因妊娠终止而结束。
2.产后妊娠期糖尿病停用胰岛素,糖尿病合并妊娠和妊娠期显性糖尿病胰岛素剂量至少减少1/3。
3.鼓励母乳喂养。
4.妊娠期糖尿病随访:产后6~12周行75g 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估糖代谢状态。长期随访:妊娠期糖尿病产后1年再行75g 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价糖代谢状态。之后的随访间期:无高危因素者2~3年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一次。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36-37.
[2]关怀,尚丽新.妊娠期糖尿病流行现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J].2015,31(1):91-92
[3]邹丹,金丰梅.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临床护理杂志[J].2013,12(3):12-14.
作者:广东药学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朱喜梅
一审:广东药学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陈家琪/陶玲
二审:广东药学会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王燕
来源:“岭南药学”微信公众号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