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临床表现有哪些?
1. 症状
无心脏基础疾病的育龄女性往往有较好的心脏代偿功能,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期没有临床表现,或者仅出现乏力、疲倦、头昏、
2. 体征
心功能代偿期,除了高血压、水肿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表现外其他体征不明显,仅心率加快,容易忽略和漏诊。心功能失代偿时以急性左心衰为多见,生命体征不平稳,呼吸急促、心率加快、面色灰白、大汗淋漓、口唇
3. 早期心衰
通常重度子痫前期治疗不及时可以并发心衰,但少数患者以心衰为重度子痫前期的首发表现,并且发病凶险。当患者出现下述症状和体征,应考虑为早期心力衰竭:(1)轻度自身活动后即出现心悸、胸闷、气短。(2)安静状态时心率仍然大于110次/min,呼吸大于20次/min。(3)平卧时因胸闷而坐起呼吸。(4)肺底持续性湿性啰音,咳嗽后不消失。
二、辅助诊断方法
结合率先发生的子痫前期的典型临床表现,配合相关的辅助检查,便于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重度子痫前期诊治过程中要关注心功能。
三、如何预防心衰的发生?
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发生与高阻低排型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多种病理生理变化和器官损伤如低蛋白血症、贫血、肾脏损害等均是导致心衰的不良诱因。因此,要预防心衰的发生,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血压,消除心衰发生的不良诱因;其次要加强孕期监管,早期发现心衰,及时终止妊娠。
1. 病因治疗
及时恰当诊断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预防的关键。要早期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尤其是重度子痫前期,及时给予充分的降压、解痉、抗凝等治疗,其中以降压尤为重要,以解除血管
2. 减少和消除诱因
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和严重的水肿:长期严重的贫血导致心肌缺氧,代偿性心率加快,泵功能增加,心脏可引起高排血量性血循环;低蛋白血症导致心肌水肿,两者均增加心脏负荷,引起心脏扩大和肥厚、心肌细胞缺氧、心脏代偿功能下降,发生心脏病甚至心衰。
不恰当的治疗:大量蛋白尿可以继发低蛋白血症,临床上常补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在孕期和围手术期一定要控制液体入量和速度,谨慎扩容治疗。当有严重的液体丢失(如
其他:避免使用肾脏毒性大的药物,积极治疗
3. 孕期一般预防
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减少体力活动;放松精神,稳定情绪。侧卧位以增加心搏出量及保持回心血量的稳定。合理营养,保证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和热量,防止贫血和低蛋白血症。低脂清淡饮食。
4. 加强孕期监管
对每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在降压解痉等治疗的同时要进行心功能的评估,及早诊断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要关注是否存在胸闷、气促、乏力、
5. 及时终止妊娠
妊娠晚期、分娩期和产褥期的最初3d是心脏负担最重的3个高峰期。终止妊娠可以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应针对孕周、胎儿大小、病情程度进行分析和个体化评估,同时考虑心衰发生及原发病进展,确定是否终止妊娠。
6. 产时及产后的预防
轻度子痫前期患者经阴道分娩过程中需要心电监护,严密监测患者的自觉症状、心肺情况。避免产程过长;有条件者可以使用分娩镇痛,以减轻疼痛对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尽量缩短心脏负荷较重的第二产程,必要时可使用产钳或胎头吸引助产。剖宫产手术中要加强心电监护,必要时颈外静脉插管便于中心静脉压的监测,选择椎管内麻醉,防止低血压,同时控制补液速度和补液量,防止血容量过多诱发或者加重心衰。产褥期加用抗生素防止感染。研究表明,产后继续降压、镇静、利尿,有利于降低远期
四、急性心衰的治疗
在重度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的
1. 纠正心衰
1.1 一般处理
半卧位或端坐位,下垂下肢;予高流量吸氧,根据氧饱和度给予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或正压给氧(无创或者有创);开放静脉通道,有条件者颈静脉插管;
1.2 药物治疗
利尿剂:可首选。医源性肺水肿、子痫前期心衰首选利尿剂,非常有效。静脉注射袢利尿剂如
血管扩张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同时伴有少尿及淤血体征的急性心衰患者,血管扩张剂常作为一线药。常用硝酸酯类和
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最佳剂量的利尿剂和扩血管药无效时,应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常用药物有洋地黄类药物(如毛花苷丙、
β受体阻滞剂:目前尚无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心衰改善症状的研究。相反,在急性心衰时不主张应用β受体阻滞剂。
1.3 消除诱发因素
积极治疗子痫前期,包括降压、解痉、镇静、抗凝等,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控制感染等。但输注胶体时要同时利尿,减轻心脏前负荷。
2. 治疗肺水肿
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控制心衰是治疗妊娠合并肺水肿的基本原则。应积极而迅速地应用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使全身血管扩张,周围阻力下降,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供血供氧状态,使低排高阻转为高排低阻。部分患者心脏泵功能尚正常,是严重低蛋白血症导致的肺水肿,甚至伴有大量
3. 适时终止妊娠
妊娠的时机:终止妊娠可以纠正妊娠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孕34周及以上,发生急性心衰时应抗心衰治疗后及时终止妊娠。如果经过积极治疗,母胎情况好转,而孕周尚小(<32周),则在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础上严密监测心功能,争取延长孕周。
终止妊娠方式选择:已经发生心衰的患者,建议行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不推荐经阴道分娩。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孕妇,剖宫产分娩具有以下优点:(1)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孕妇血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的波动均较经阴道分娩小。麻醉师监护生命体征更有效。(2)手术结束分娩的用时较短,避免自然分娩中长时间阵发性的子宫收缩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减轻疼痛和疲劳等引起的耗氧增加。
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术前准备工作要充分,选择恰当的麻醉方法;术中需心电监护,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心肺情况和尿量;必要时应反复行血气分析和血电解质的测定、凝血酶原和
来源:马国珺,林建华.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年5月第34卷 第5期.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