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解析接触性皮炎
2018-03-22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接触性皮炎

作者:Dr.Peng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下面三张图片都显示的是接触性皮炎,在皮肤科门诊经常见到这类患者,这种皮肤病的发病率并不低,无论哪个科室的医生都不应忽视它!今天我来简单讲一下。

图1 小腿内侧两处境界清楚的红斑,附针尖大小的丘疹,皮损形状、大小与接触的膏药一致


图2 小腿下1/3外侧、足外侧缘可见境界清楚的片状暗红色斑,少许针尖大小的水疱,糜烂面,结痂

图3 小腿境界清楚的片状红斑,附密集分布约0.1~0.3cm大小不等的水疱,可见渗液


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是由于皮肤或黏膜接触刺激物或致敏物后,在接触部位所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其基本特点见表1。

 

表1 接触性皮炎特点总结

 

分类及临床表现


接触性皮炎又分为急性接触性皮炎、亚急性和慢性接触性皮炎,以及一些特殊类型皮炎。


1.急性接触性皮炎


发病较急;皮损形态与接触物有关;轻症者在接触部位出现边界清楚的红斑,为淡红或鲜红色,或是密集分布的针尖大小的丘疹;重症者红斑肿胀明显,并出现丘疹、水疱、大疱、疱壁紧张,疱液清澈,水疱破后呈糜烂面,有渗液、结痂,亦可发生溃疡及表皮坏死脱落;自觉瘙痒、灼痛。


2.亚急性和慢性接触性皮炎


当接触物的刺激性较弱,浓度较低时,皮损呈现亚急性,表现如红斑、丘疹;皮损边界不清楚,由于病程较长,局部也可呈现慢性湿疹样改变,皮肤浸润肥厚呈苔藓样变。


3.尿布皮炎


多见于婴儿;主要原因为尿布更换不勤,由产的细菌分解尿液,产生较多的氨刺激皮肤引起炎症;损害为阴部、会阴部及臀部、腹股沟、下腹部。皮肤潮红,丘疹、斑丘疹,边界清楚,严重者可形成脓疱、糜烂、溃疡。


4.空气源性皮炎


空气中的化学悬浮物导致暴露部位,特别是上眼睑、面部的急性和慢性皮炎;喷雾剂、香水、化学粉尘、植物花粉为过敏原的可能来源。


5.漆性皮炎


接触漆类或接触挥发性气体引起的致敏。多为急性皮炎改变,皮疹多发于暴露部位,如手背、面部;常为潮红、水肿、丘疹、丘疱疹、水疱、大疱,自觉瘙痒和灼热感。


6.化妆品皮炎


由接触化妆品所致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皮炎;主要过敏原为化妆品中的成分如香料、苯丙酸、丁香酸等。临床表现轻重程度不等,轻者颜面部红肿、丘疹、丘疱疹,为局限性炎症,重者皮损遍及全身。

图4 使用化妆品后发生急性接触性皮炎

 

诊断


接触性皮炎易诊断,细问病史、接触史,在接触的部位或身体的暴露部位突然发生境界清楚的形态单一的皮损;典型皮疹与接触物形状一致;当去除病因后,皮损则很快消退。


治疗


积极寻找并确认过敏原,可以采用斑贴实验来确认过敏原。(斑贴试验是根据Ⅳ型皮肤变态反应原理,将可疑致敏物质贴敷在患者皮肤上以诱发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从而发现和确定引起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致敏原的一种皮肤实验方法)。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及一些致敏物质,是预防和治疗本病的关键。


1.系统治疗


抗组胺药物:病情轻者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即可。


糖皮质激素:病情严重者可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决定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和疗程,即强调激素个体化治疗。糖皮质激素剂量可分为小剂量、中等剂量和大剂量。一般成人用量,30 mg/d以下为小剂量,30~60mg/d为中等剂量;泼尼松60 mg/d以上为大剂量。


病情控制后糖皮质激素不宜骤停,以防病情反复,需根据病情逐渐减量直至停药。


2.外用药物


①急性期:当红肿明显时选用炉甘石洗剂外搽;当渗出增多时可用3%硼酸溶液或0.1%雷夫奴尔液冷湿敷。


②亚急性期:有少量渗出时可选用湿敷或含皮质类固醇激素糊剂、乳剂、氧化锌油等;对于无渗出者可用皮质类固醇霜剂和软膏等。对合并感染者可加用抗生素乳膏。


③慢性期,有增生、肥厚皮疹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糠酸莫米松软膏、卤米松软膏等。

 

参考文献:
1.Belhadjali H,Youssef M,Zili J.Systemic allergic dermatitis syndrome caused by mercury: a reply[J]. Contact Dermatitis, 2008,59(4):256.
2.路永红.系统性接触性皮炎研究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04):150-152.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