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忧、赵健、胡君、吴向伟、朱丽荣
目的
在细胞学诊断为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不除外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的患者中,评价免疫细胞化学p16/细胞增殖相关核抗原(Ki-67)双染色法对其中高级别子宫颈病变[包括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CINⅢ]的筛查效能,并分析p16/Ki-67双染色法对于ASCUS、LSIL、ASC-H患者分流的意义。
方法
收集2015 年10 月—2016 年3 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结果为ASCUS、LSIL、ASC-H的患者共251例,对其子宫颈脱落细胞分别行p16/Ki-67双染色法检测、高危型HPV(HR-HPV)检测[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技术(HC-Ⅱ)检测HR-HPV DNA],并行阴道镜
结果
(1)251例患者的子宫颈脱落细胞中,p16/Ki-67双染色的总阳性率为21.1%(53/251)。其中,细胞学诊断为ASCUS 患者的子宫颈脱落细胞中p16/Ki-67 双染色的阳性率为13.9%(15/108),LSIL 患者为21.6%(22/102),ASC-H患者为39.0%(16/41),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516,P<0.05);阴道镜活检后病理诊断为低级别子宫颈病变(包括正常子宫颈、CINⅠ)患者的子宫颈脱落细胞中p16/Ki-67双染色的阳性率为13.0%(28/215),高级别子宫颈病变患者为69.4%(25/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32,P<0.05)。
(2)以阴道镜活检后的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在细胞学诊断为ASCUS、LSIL、ASC-H的患者中,p16/Ki-67双染色法筛查高级别子宫颈病变的特异度(分别为89.8%、83.3%、88.9%)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33.3%、31.8%、81.3%)均明显高于HR-HPV检测(特异度分别为71.4%、15.6%、40.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26.3%、12.6%、38.5%;P 均<0.05),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9、0.708、0.909)也均明显大于HR-HPV检测(分别为0.696、0.531、0.561;P 均<0.05)。
结论
对于细胞学诊断为ASCUS、LSIL、ASC-H的患者,p16/Ki-67双染色法可作为筛查其高级别子宫颈病变的有效检测手段,其筛查效能明显优于HR-HPV检测。
参考文献:略
作者:吴忧、赵健、胡君、吴向伟,免疫细胞化学p16/Ki-67双染色法检测对于细胞学诊断为ASCUS、LSIL和ASC-H患者分流的意义[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7,52(11):734-739.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