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裴彦宇、齐欣教授 北京医院
我国2014年
螺内酯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同时也属于保钾利尿剂,其作用特点包括:
(1)螺内酯仅作用于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肾小管其它各段无作用,故利尿作用较弱而缓慢持久,服后1日起效,2~4日达最大利尿效应,停药后作用仍可持续5~6天;
(2)螺内酯的利尿作用与体内醛固酮的浓度有关,仅在体内有醛固酮存在时才能发挥作用;
(3)螺内酯具有抑制心肌纤维化、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加
在
RALES试验表明,小剂量螺内酯(25 mg/d)与ACEI以及袢利尿剂合用是安全的。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的给药应个体化,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使用,以减少高钾血症、低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螺内酯的不良反应也主要与剂量有关,RALES试验中发现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5.5 mol/L)的发生率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其发生率的范围为5%~24%,对应的螺内酯剂量分别为12.5 mg/d和75 mg/d。故螺内酯的使用一般不推荐大剂量。
根据《2017ACC/AHA/HFSA心力衰竭管理指南》中提出,对于慢性心衰患者螺内酯的推荐初始剂量为一次10~20 mg(每日或隔日),目标剂量为20 mg(每日)。
螺内酯由于具有激素样结构,可致男性乳腺增生(发生率约10%),其为可逆性,一般停药后即可消失,可推荐改用
来源:中国心血管杂志|微信公众号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