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
MET基因异常的类型及临床意义
MET为一种原癌基因,编码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受体酪氨酸激酶,HGF-MET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如MET扩增、突变、过表达或融合)已被证实是多种实体瘤发生、侵袭和转移的关键驱动机制之一。
MET扩增
MET扩增源于7号
MET过表达
MET过表达是实体瘤中最常见的MET异常形式,其发生率因瘤种而异,通常在10%及以上。该异常可通过免疫组化(IHC)检测,常用评分系统包括0–3+半定量法(2+/3+视为阳性)或H评分(>200为阳性)。然而,IHC存在抗体选择、判读主观性强、阈值不统一等问题,限制了其作为检测工具的可靠性。此外,MET过表达与NSCLC中METex14跳变或MET扩增的相关性较弱,因此不宜作为MET基因组改变的筛查工具。在CRC中,MET过表达已被证实是一种不良预后生物标志物,转移灶MET表达常高于原发灶,且与较短的总生存期(OS)显著相关。此外,MET表达在多种肿瘤的原发灶与转移灶之间存在明显异质性,例如,在食管腺癌中,约25%原发肿瘤为MET阴性的患者,其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灶却可检测到MET阳性表达。
MET突变
MET突变主要发生在近膜区、SEMA结构域或酪氨酸激酶结构域(TKD)。其中,METex14跳跃突变最为关键,在NSCLC中发生率约为3–4%,多见于老年、女性、非吸烟者。该突变可通过DNA/RNA-NGS检测,其中,DNA-NGS可能因引物结合位点缺失或测序panel覆盖不全而漏检,RNA-NGS可作为可靠的补充或验证手段。尽管此类肿瘤常出现PD-L1高表达(>85%),但肿瘤突变负荷(TMB)低,ICI单药疗效有限,客观缓解率(ORR)通常<2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仅2–3个月。现有证据支持将MET-TKI用于METex14跳跃突变NSCLC的治疗,多个MET-TKI已获批用于一线或后线治疗。此外,其他MET突变如TKD突变多见于1型乳头状
MET融合
MET融合由染色体重排导致,尽管其确切发生率尚未完全明确,但在某些特定肿瘤类型中已有报道:在儿童
MET-TKI研究进展:迈向精准治疗新时代
目前,MET-TKI已根据结合模式分为三类:I型(结合活性构象,ATP竞争性)、II型(结合非活性构象,ATP竞争性)和III型(非ATP竞争性变构抑制剂)。其中,I型又细分为Ia型(如克唑替尼、
METex14跳跃突变NSCLC:一线精准治疗时代已至
在晚期METex14突变NSCLC中,MET-TKI单药治疗已被确立为核心策略。卡马替尼和特泊替尼分别获FDA和EMA批准用于METex14跳跃突变突变NSCLC治疗,其中FDA批准覆盖一线及后线,而EMA批准仅限难治性患者;赛沃替尼则已在中国获批,适应症覆盖初治及经治的晚期METex14跳跃突变NSCLC患者。
这些批准主要基于关键II期临床试验的稳健数据。在中国开展的确证性单臂IIIb期研究中,赛沃替尼在METex14跳跃突变晚期NSCLC患者中展现出疗效:一线队列ORR提升至62%,中位DOR为12.5个月,中位PFS达13.7个月;后线队列ORR为39%,中位DOR和PFS分别为11.1个月和11.0个月。基于此,NMPA于2025年1月将赛沃替尼的附条件批准转为常规批准,新适应证同时涵盖初治和经治METex14跳跃突变NSCLC患者。此外,GEOMETRY mono-1研究显示,卡马替尼在METex14跳跃突变NSCLC患者中展现出显著且持久的抗肿瘤活性,一线治疗队列的ORR达68%,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别为16.6个月、12.5个月和21.4个月。然而,尽管单药疗效明确,但在另一项II期研究中,卡马替尼联合抗PD-1抗体spartalizumab作为一线方案未能改善疗效,且耐受性不佳,导致试验提前终止,提示盲目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可能并无协同作用。VISION研究进一步验证了MET-TKI的临床价值。在经组织和/或液体活检确认METex14跳跃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中,特泊替尼一线治疗的ORR为57.3%,中位DOR长达46.4个月,中位PFS和OS分别为12.6个月和21.3个月。可见,多项关键研究一致支持MET-TKI作为METex14跳跃突变NSCLC的标准治疗选择。
MET扩增和/或过表达NSCLC:疗效依赖扩增水平与检测标准
在MET扩增和/或过表达的NSCLC中,MET-TKI的疗效高度依赖于扩增水平及检测方法。GEOMETRY mono-1研究显示,仅在FISH定义的高扩增(MET拷贝数≥10)患者中,卡马替尼一线治疗ORR达40%,中位PFS为7.5个月;而在低扩增人群中未见显著获益。VISION研究采用液体活检NGS定义MET扩增(GCN≥2.5),特泊替尼在该人群ORR为41.7%,一线亚组更高达71.4%。此外,针对MET扩增晚期NSCLC,克唑替尼在小样本研究中报告的ORR为29-32%。值得注意的是,因检测样本(组织 vs. 血浆)、技术平台(FISH vs. NGS)及扩增阈值不一,不同研究间数据难以直接比较。这种诊断异质性不仅影响患者筛选准确性,也可能掩盖药物真实疗效,凸显了建立统一MET扩增/过表达定义的紧迫性。
表1.MET-TKI治疗NSCLC的关键临床研究

MET-TKI在其他实体瘤中的探索:疗效呈现显著瘤种依赖性
在NSCLC以外的实体瘤中,MET-TKI的疗效呈现显著瘤种异质性。CRC中MET扩增多为抗EGFR治疗后的获得性耐药机制,但多项研究(包括卡马替尼联合
表2.MET-TKI在NSCLC以外的实体瘤中的关键临床研究

表2(续).MET-TKI在NSCLC以外的实体瘤中的关键临床研究

此外,在安全性方面,MET-TKI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外周
结语
MET异常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诊疗必须结合变异类型、检测方法与瘤种背景综合评估。目前,MET-TKI已在METex14跳跃突变NSCLC中确立明确治疗地位;然而,METex14跳跃突变仅占所有MET异常的一小部分,且耐药问题限制了长期获益,使得MET-TKI的适用人群相对有限,而靶向MET的抗体药物在MET扩增或过表达肿瘤中展现出令人鼓舞的临床活性。那么,如何根据MET基因异常特征选择TKI或抗体治疗方案?耐药后又该如何布局后续治疗?本系列下篇将深入解析MET-TKI耐药机制与包括双抗、ADC在内的多元化应对策略,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1. Lee JB, Shim JS, Cho BC. Evolving roles of MET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in NSCLC and beyond. Nat Rev Clin Oncol. 2025;22(9):640-666
本文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审批编号:CN-170381
有效期:2026-02-03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