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整理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第63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已于2021年12月11日-14日顺利召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蔡清清教授和团队探索结外鼻型NK/
医脉通: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类侵袭性淋巴瘤,主要累及鼻腔和鼻咽,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较为少见。能否请您介绍下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诊疗现状以及在诊疗过程中存在哪些难点?
蔡清清教授:
NKTCL中枢侵犯的临床诊疗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难点。第一,目前临床诊疗过程中仍缺乏预测NKTCL中枢侵犯的风险模型及治疗标准。第二,NKTCL中枢侵犯的诊断也有其自身特点,由于侵犯部位的特殊性,诊断NKTCL中枢神经系统侵犯需结合病理学诊断(中枢病灶、脑脊液相关病理学检查)和临床诊断(中枢外病灶诊断为NKTCL的基础上,中枢影像学特征性改变)。
因NKTCL中枢侵犯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的独特性,现急需增加对NKTCL中枢侵犯的了解,探索建立新的有效治疗模式。
医脉通:您和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探索了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能否请您先介绍下这项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蔡清清教授: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NKTCL)是一种常表现为结外侵犯的侵袭性肿瘤,常累及上呼吸消化道(鼻腔、鼻咽、副鼻窦、腭),鼻腔为最具特征性的累及部位。鼻外累及部位还包括皮肤、软组织、胃肠道、睾丸。相比欧洲,结外鼻型NKTCL在亚洲、南美的发生率更高。高子芬及Sun等针对中国人群淋巴瘤分布的统计发现,结外鼻型NKTCL约占所有淋巴瘤的6%-11%,约占T/NK细胞淋巴瘤的28%-56%,但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NKTCL相对罕见,既往研究报道的发生率为<3~7.8%。近年各类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发生率均有所升高,这可能与检测技术的进步及人们关注度的提升相关。
由于NKTCL中枢侵犯的罕见性及临床数据的缺乏,我们对本中心NKTCL中枢侵犯的临床案例进行了分析,总结这类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方式、治疗策略及预后,以提升对NKTCL中枢侵犯的认识。
医脉通:这项研究的结果如何?对于临床又怎样的指导意义?
蔡清清教授:本研究纳入的1019例结外鼻型NKTCL患者中累及中枢的发病率为1.3%(14例)。患者诊断NKTCL中枢侵犯时的中位年龄为40.5岁。71.4%(10/14)的病例为男性。患者初诊NKTCL至诊断中枢侵犯的中位时间为3.0个月(0~141月)。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影像学检查,9例患者影像学检查可见中枢神经系统病灶,5例患者通过脑脊液细胞学及流式细胞学检查明确中枢侵犯。13例患者行脑脊液检查,2例患者脑脊液无异常,8例患者诊断NKTCL中枢侵犯时伴脑脊液蛋白升高,2例患者伴脑脊液白细胞升高。
患者诊断NKTCL中枢侵犯后中位治疗线数为1.5(1-4)。治疗后患者的最佳疗效为完全缓解(11例),1例为部分缓解,1例疾病稳定,1例疾病进展。完全缓解患者达到最佳疗效时接受的治疗方案包括:含大剂量
9例患者在出现中枢侵犯时伴外周血EBV DNA载量的升高。治疗后7例患者EBV DNA转阴,其中6例达到完全缓解。
综合本研究结果,针对NKTCL中枢侵犯的诊断应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脑脊液检查进行综合判断。本研究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预后较既往研究有所提升,提示甲氨蝶呤及培门冬酶等化疗药物常规应用于NKTCL中枢侵犯治疗中的价值,而抗PD-1单抗及
医脉通: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下,近年来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领域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进展?
蔡清清教授:针对初治早期NKTCL患者,目前指南主要推荐放疗和化疗的治疗方式,然而选择何种治疗模式目前并不清楚。我们牵头国际多中心建立了7联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预测标签,可实现高精准度的预后分层(Blood,2021)。同时,我们创立了P-GemOx(培门冬酶、
针对初治晚期患者,我们创建了PD-1单抗联合P-GemOx方案治疗初治进展期NKTCL患者,可提高总缓解率(ORR)至88.9%,CR率升至77.8%,并且耐受性良好(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2020),并被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采纳。
针对复发难治NKTCL,本中心研究发现PD-1单抗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西达本胺的ORR为58.3%,CR率为44.4%。全国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随着近年来二代测序技术的应用,有研究发现基因与治疗疗效和预后相关。我们前期研究提示了PD-L1、JAK/STAT、DDX3X、TET2、KMT2D等基因改变可能与免疫化疗治疗疗效相关。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赵维莅教授根据NKTCL生物学特征定义了TSIM、MB和HEA三种分子亚型,并证实了其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对未来治疗选择有一定参考价值。
蔡清清 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内科副主任
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淋巴瘤学组组长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青委副主委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淋巴瘤免疫专委会副主委
共发表SCI论著79篇,近5年以(共同)通讯作者在Blood、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