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医疗圈那些被忽视的小善
2016-03-23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正能量 医患关系

作者:带刺的玫瑰;来源:医脉通



打开微信。看见微信好友小神仙姐姐发的消息。关于“轻松筹”的。对这个我是不陌生的。有了微信以后,从去年开始,我通过了这个平台先后给几个孩子捐过款,钱都不多,但是也表达了我的心意。


小神仙姐姐的女儿是天津肿瘤医院血液科的护士,科室里的患儿母亲要加她的微信,她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不久后,她看见了患儿母亲在朋友圈发起的“轻松筹”她觉得心里很难过,因为她是知道患儿家真实的情况的。要不是走投无路,不会发这个的。她捐了100元钱,又发了朋友圈,科室里的姐妹雪梅、李小美、飞飞、男护士心灵鸭汤,别的科室护士静若幽兰、建平、还有很多天津医院圈的护士同学都捐了款。好心的姐姐让女儿替她捐助了50元,又转发了消息,几个老姐妹也不会微信转账,也是姐姐的女儿帮忙垫付的。


想起不久前,看见过的一篇文章《粘粘浓浓的医患情》。写文章的作者碰巧我认识。她在急诊科工作,接触了一个尿毒症病人。长期治疗中,得知他家庭困难,科室人都尽可能的提供帮助。几年后,经过抢救无效后他去世了。护士长还向院里为他申请减免了部分费用,甚至还发动了科室里的医生护士捐款。


病人的妻子对医生护士满满的感动,亲自做了年糕送到了科室。可是大家得知她卖年糕后,都按照市场价格给了钱,并且发动大家买年糕,帮忙卖起了年糕。看后,真的是满满的感动……


可能我是个太过于感性的人吧!想起这事情,现在还是会红了眼圈。在医疗圈里,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这些小小的正能量不止温暖了患者的心,也温暖了我们自己。


不久前看见医脉通的一篇文章《我这暴脾气,你凭什么质问120来的慢》,一则暖新闻的背后,大家都在为90后的民警点赞的时候,身为西安晚报渭南记者站站长的石俊荣,在没有做任何调查时就大放阙词。我很痛心!我们用尽平生积攒的这些正能量也抵不过记者的一次未经思考的舆论“负”引导……如果这位记者能够深入了解一下120的运作流程,院前急救体系和医院之间关系,或许他能做一次很漂亮的相关报道引发社会对120急救的思考。



我们医护同胞尽自己所能,帮助一位又一位患者,这样的故事,感动你,感动他,感动我们医疗圈。但是很少能够有人知道并探讨:为什么需要我们一直去做这些事?病人没有钱治病,真的不是医生的错,也不是医生还有随便几个好心人可以同情可以帮忙解决的问题。社会救助制度哪里去了?社会保险以及商业保险哪里去了?这是整个社会保障系统、运转模式的缺失导致的。


期待更多的人能走进我们,了解每一位平凡医护身后的感人瞬间。


医患关系并不是只有“恶”的一面,温暖的一面却很少有人看到。我们做这些不求赞扬,也不求回报,只是希望更多人关注医疗圈的善与无奈。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