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有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新冠病毒、肺炎支原体,可引起甲流、乙流、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等疾病,可见于儿童、免疫功能低下者等。那么,儿童吸道多重病原体感染,如何用药呢?特殊人群如何选用呢?
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可用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的防治。奥司他韦可用于婴幼儿、儿童甲、乙型流感的防治,通过口服给药。扎那米韦可用于7岁及7岁以上儿童甲、乙型流感的防治,可通过吸入方式给药。帕拉米韦可用于新生儿、婴儿、儿童甲、乙型流感的治疗,不推荐为甲、乙型流感的预防用药,可通过静脉途径给药,用于重症流感及因怀疑或已知胃潴留、吸收不良、胃肠道出血而不耐受或吸收口服的奥司他韦、不耐受扎那米韦吸入的患儿。
扎那米韦禁用于对乳糖过敏者,避免用于严重哮喘者。对有潜在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不建议使用扎那米韦,因发生支气管痉挛、呼吸功能减退的风险较高。扎那米韦慎用于有精神病史者。如玛巴洛沙韦,为前体药物,可用于≥5岁儿童单纯性甲、型流感的治疗,或存在流感相关并发症高风险的≥12岁儿童流感的治疗,欧盟药品说明书推荐用于≥1岁儿童流感的治疗。正使用含高价阳离子的泻药、抗酸剂、口服补充剂(如钙、铁、镁、锌)者禁用。重度肝肾损害尚无数据研究。如大环内酯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对支原体属等非典型病原体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可用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若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3d,仍持续发热,或用药过程中有疗效不佳的表现如肺炎加重等可考虑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可用于婴幼儿、儿童;四环素类药物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可用于8岁及以上儿童,对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有确切疗效,适于对大环内脂类药物耐药、无反应或难治性者;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可用于≥18岁者,对<18岁者使用为超说明书用药,需谨慎,其对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有确切疗效,适于可疑或确定的肺炎支原体耐药的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大环内酯类药物无反应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用药疗程一般为7-14d。
大环内酯类药物禁用于Q-T间期延长者,避免用于血清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高限三倍、基础心血管病风险较高者(如充血性心衰)者。正使用西沙必利、秋水仙碱者禁用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喹诺酮类药物避免用于有周围神经病变病史、有肌腱疾病史、重症肌无力、有Q-T间期延长、未纠正的低钾血症、心衰伴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癫痫及正使用IA类或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西沙必利者。莫西沙星禁用于转氨酶升高大于正常值上限5倍、肝损伤(Child Pugh C级)、有临床意义的心动过缓者。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目前还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其可抑制RSV等病毒,可静脉或口服给药,通常不常规推荐用于儿童RSV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但免疫抑制患儿(如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使用可能获益。利巴韦林推荐剂量为10-15mg/(kg·d),分2次静脉滴注。禁用于有显著或不稳定性心脏病史、失代偿期肝硬化、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B/C、自身免疫性肝病、肌酐清除率<50ml/min、活动性结核、不能控制的严重精神失常、重度地中海贫血、儿童期严重精神病史者、镰状细胞贫血、胰腺炎者。对RSV感染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可试用重组人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2020年)中指出,干扰素α1b建议2-4μg/(kg·次),2次/d,疗程5-7d;干扰素α2b建议10万-20万IU/(kg·次),2次/d,疗程5-7d。禁用于有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病史、患有严重的心脏疾病、严重的肝肾与骨髓功能不正常、严重的呼吸衰竭、自身免疫性肝炎、肝功能失代偿、有精神病病史者。蛋白酶抑制剂,FDA批准用于12-17岁体重≥40kg发病5d内的轻、中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高风险因素者。推荐奈玛特韦300mg联合利托那韦100mg同用,q12h,连用5d。可抑制RNA合成,为瑞德西韦的氘代衍生物,FDA批准静脉注射瑞德西韦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年龄≥2d体重≥3kg儿童。单克隆抗体,可联用于治疗轻、中型且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青少年(12-17岁,体重≥40kg)新冠病毒感染者。
参考文献
1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修订全身用氟喹诺酮类药品说明书的公告(2017年第79号)
18.江苏省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专家建议(试行第一版)
19.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用药建议(第三期,2023年6月9日)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