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颌面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动机研究进展
2025-10-01 来源: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作者:曹科达,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王焌懿,张君杨,谭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白晓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牙颌面畸形是由遗传发育和环境因素造成的颌骨形态或位置异常,进而引发面部的形态异常及咬合关系紊乱,影响患者的口腔功能和面部美观。根据相关文献报道,约5%的牙颌面畸形患者需要正颌手术治疗。牙颌面畸形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复杂影响导致了正颌手术动机的多样性。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了解患者的治疗动机及决策经历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学者研究发现,术前根据患者的正颌手术动机进行手术设计会提升术后满意度。目前,医学模式已逐步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良好的正颌手术方案不仅应考虑患者外观的改变,更应顾及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本文就国内外有关牙颌面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动机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及相关影响因素做一综述,旨为牙颌面畸形治疗计划的制订提供参考。

 

1. 研究牙颌面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动机的方法

 

目前,问卷调查是研究牙颌面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动机的主要方法,但存在有效问卷回收率较低的问题。Oland等使用问卷调查了118例牙颌面畸形患者及其父母的正颌手术动机及术后满意度,有效问卷回收率仅为41%(48/118);Williams等向来自13个不同治疗中心的326例患者发放问卷,调查其正颌手术动机,有效问卷回收率也只有58%(189/326)。

 

对于调查问卷的选择,部分研究者使用通用问卷,而大多数使用自行研发问卷,自行研发的问卷往往目的性更强。正颌手术动机研究相关自行研发问卷主要包括治疗动机、心理健康、针对动机的治疗满意度、总体治疗满意度等项目。但尚无类似于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ral health literacy profile,OHLP)、正颌手术生活质量问卷(orthognathi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OQLQ)等相对成熟问卷被广泛应用在正颌手术动机调查中。

 

面对面访谈是获取患者信息的另一种方式,Paul等通过对经历过正颌手术的患者进行面对面访谈,获取其正颌手术动机的相关信息。面对面访谈可提高信息的有效率,但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需要研究者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因此研究中纳入的病例数偏少;而国内的同类研究中样本量会相对较大,这或许是国内庞大的病例数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现有的牙颌面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动机研究方法仍然存在一定不足:①调查过程中为了获取准确、有效的结果,需要消耗较大的人力和较多的时间;②现有调查方法为了具有客观性会设置选项,一定程度影响了患者的主观表达效果。

 

2. 牙颌面畸形患者正颌手术的动机分析

 

2. 1 牙颌面畸形患者正颌手术的动机

 

牙颌面畸形患者的正颌手术动机主要包括:功能矫治、外观改变与心理改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于美观的要求提高。在面部外观方面,患者更加关心面下1/3的错(牙合)畸形。Øland等通过对169例行正颌手术的牙颌面畸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更多的患者以颞下颌关节疾病这一功能原因作为治疗诉求;这可能是因为当地卫生保健系统不接受以外形改变为主诉行正颌手术,除非其严重影响心理健康。牙颌面畸形患者的治疗动机是复杂的,某些治疗动机之间也存在联系;因此也有研究将患者的治疗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方面,内在动机是患者发自内心寻求治疗,外在动机为患者受到外部压力才开始寻求治疗。

 

2. 2 牙颌面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动机的特点

 

2. 2. 1 年龄

 

伴随正颌手术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口腔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龄牙颌面畸形患者选择正颌手术进行治疗。根据2014年Peacock等研究发现,高龄患者(年龄> 40岁)以功能矫治作为主要治疗动机的比例是低龄患者(年龄≤ 40岁)的1.23倍。此外,以外观改变为动机的高龄患者行双颌手术的比例更高。

 

2. 2. 2 性别

 

正颌手术动机可能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患者对于外貌的要求较男性高,因此其以外观改变为主要动机的占比较高;男性患者以功能矫治为动机的比例是女性的1.31倍,这可能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在男性患者中的发病率更高有关。

 

2. 2. 3 骨性错(牙合)畸形类型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相对于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更倾向于以外观改变为主要治疗动机。这可能是因为在现有的大众审美标准下,下颌前突的面容更加不美观。多数研究表明,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主要为了改善其面部美观和咬合功能来寻求治疗;但是也有研究显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在寻求治疗时也期望获得心理满足感,包括通过改善外貌来提升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等。骨性Ⅱ类错颌畸形患者中外貌改善依然是主要的治疗动机,且为改善咬合功能的占比有所提升。

 

3. 影响牙颌面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动机的因素

 

在牙颌面畸形患者的治疗动机研究中,不仅要分析治疗动机,还要关注治疗动机的影响因素,这将更有助于医患沟通。牙颌面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动机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及医源性因素等。多数患者认为牙科护理专业人员(dental careprofessionals,DCPs)提供的正颌手术相关信息是可靠、可信任的,DCPs对患者的治疗动机可产生决定性影响。

 

DCPs对手术创伤、治疗时间及手术效果的预估,治疗方案的介绍与推荐,以及向患者展示以往类似病例的治疗效果均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动机。因此,临床医生应详细了解患者的正颌手术动机,并为患者提供专业性指导意见。社会因素也对患者的正颌手术动机起到重要影响,社会因素主要分为社交网络和患者身边熟人社会两方面。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可通过社交网络分享自己的就诊经历,其治疗效果会影响想要行正颌手术的牙颌面畸形患者。此外,存在正颌手术动机的患者也可通过社交软件分享想法和经验,互相影响治疗动机。熟人社会也会影响患者的正颌手术动机,无论是父母还是伴侣都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在治疗方案选择阶段,患者家属首要关注治疗安全性,而患者会更关心治疗效果,此差异会造成患者治疗决策的摇摆不定;在治疗期间,患者家属对每一阶段的治疗效果的反馈会很大程度影响患者的治疗动机,可能导致治疗暂停或更改治疗方案的发生;在治疗结束后,患者家属对于治疗效果的评价会影响患者的主观感受,并可能导致再一次正颌手术动机的产生。

 

正颌手术是一种移动颌骨、改变咬合关系的手术,其具有过程复杂、精度高、治疗费用高、美学与功能兼顾的特点,并可能产生出血、感染、骨折、神经损伤、牙齿损伤、骨块坏死、颞下颌关节紊乱等并发症。临床医生需加强牙颌面畸形患者及其家属对正颌手术的认识,帮助患者剖析其手术动机,以减少医患矛盾和误解的产生。

 

4. 结语

 

目前,牙颌面畸形患者正颌手术的主要动机是功能矫治、外观改变与心理改善。在功能矫治中,除了恢复正常咬合功能以外,对颞下颌关节疾病和OSA等相关症状的改善动机逐渐增多,同时还有部分患者希望通过正颌手术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医疗从业人员在牙颌面畸形患者的正颌手术决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社交网络与熟人社会的影响。

 

正颌手术的动机是复杂的、多变的,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其研究方法,如借助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通过网络视频、小程序等形式,与牙颌面畸形患者建立紧密联系,增加患者参与度与兴趣,提高问卷调查回收率。此外,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化处理与存储,方便研究人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在调查问卷的设计方面,可更加个性化,如鼓励患者表达多重动机并进行重要性排序。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医生对牙颌面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动机的分析会更加快速、准确,进一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提升患者治疗体验。

 

来源:曹科达,王焌懿,张君杨,等.牙颌面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动机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24,17(04):493-496.DOI:10.19538/j.kq.2024.04.020.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