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年来CKD流行趋势有何变化?中国疾控新研究数据报告重磅发布!
2023-04-26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CKD 中国 流病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增长趋势。在1999年至2017年期间,全球CKD相关死亡率增加了41.4%,预计全球CKD患病率为9.1%。2009~2010年的报告显示,我国CKD患者的患病率为10.8%,其中处于CKD 1期、2期、3期和4~5期患者的比例分别为52.8%、31.5%、14.8%和0.9%。那么,十年后的今天,我国的CKD患病率和各分期患者情况有何变化?


2023年4月1日,JAMA intern Med发布了我国第六次CKD流调报告,最新数据报告显示目前我国CKD患病率为8.2%,相比10年前下降约30%,提示我国CKD干预初见成效!


要点概览


①我国CKD、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ml/min/1.73㎡和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30mg/g的患病率分别为8.2%、2.2%和6.7%。


②我国约有8200万CKD成年患者。


③加强环境保护,将CKD纳入国家公共卫生监测,控制常见CKD风险因素,可能有助于降低CKD的负担。


研究设计


第6次CCDRFS研究是一项覆盖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大型横断面研究。该研究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开展时间为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旨在监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危险因素。在该研究中,采用了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在全国31个省份设立298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至少覆盖1个县级行政区(如县、县级市或城市区域),每个监测点随机抽取3个镇级行政区(如乡、镇、街道办事处),并在每个镇级行政区随机抽样2个行政村(村或居委会)的居民。每个村/居委会的户数必须≥60户。确定村/小区后,随机筛选45户组成一个小组。在每组中,所有符合标准的人群均被纳入了调查。


纳入标准为①年龄≥18岁;②当地常住人口(定义为过去12个月内在当地居住时间超过6个月);③未孕;④身体状况允许其参与研究(没有智力或语言障碍)。
研究终点为CKD的患病率,即eGFR<60ml/min/1.73㎡或UACR≥30mg/g。次要研究终点为,eGFR<60ml/min/1.73㎡、UACR≥30mg/g、CKD分期患者的患病率以及影响CKD的风险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eGFR的计算公式为CKD-EPI,而第5次CCDRFS研究(2009~2010年)采用的是MRDR公式。


研究结果


共计184876例成年参与者纳入了研究,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3.8岁,44.6%为女性,17.3%参与者的年龄≥60岁。CKD的相关风险因素包括腹型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尿酸血症,它们的患病率分别为35.4%、27.6%、12.4%、38.4%和14.1%。此外,50%的男性和2.1%女性为吸烟者。在调查时,4.4%的参与者有既往CKD病史,参与者的CKD患病率为8.2%(95% CI,7.8%~8.6%)。根据此数据与全国总人口,预计全国约有8200万CKD成年患者。最后,我国约有2.2%(95% CI,2.0%~2.4%)成年人的eGFR<60ml/min/1.73㎡,6.7%(95% CI,6.4%~7.1%)成年人的UACR≥30mg/g。


在CKD患者中,CKD1~2期,CKD3期和CKD 4~5期患者的占比分别为73.3%、25.0%和1.8%。城市CKD患病率为8.6%(95% CI,8.1~9.1%),略高于乡村CKD患病率(7.9%;95% CI,7.3%~8.5%)。


该研究发现,年龄较大、女性、非汉族、居住农村或中国中北部地区、受教育程度较低或收入较低、既往吸烟史、不饮酒、缺乏体力活动以及存在CKD风险因素(如腹型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人群更易患CKD。其中,对肾损伤影响最大的非CKD风险因素为居住区域与身体质量指数(BMI)。与其他地方相比,中国南方人群的CKD患病率(6.9% vs 其他地区7.9%~9.1%)更低;BMI≥30kg/㎡的人群更易患有CKD(14.5% vs 5.5%~9.6%)。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CKD患者的知晓率较低,仅为10%。在CKD合并症方面,高血压最为常见(60.5%),其次为血脂异常(50.5%)、糖尿病(31.3%)和高尿酸血症(21.5%)。


讨论


据悉,第6次CCDRFS研究是最近一次的全国大型CKD患病率调查研究。上一次的调查时间是在2009~2010年之间,纳入了47204例成人参与者,CKD患病率为10.8%(95% CI,10.2%~11.3%)。在采用了当年的eGFR计算公式(MDRD)后,本次CKD患病率为7.6%(95% CI,7.3%~8.0%),即在这10年内我国CKD患病率下降了30%。


CKD患病率下降趋势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过去10年内我国教育、医疗服务和环境保护有所改善。在教育方面,我国健康教育事业得到稳步发展,“三高”理念深入人心,一定程度上减少了CKD风险因素的患病率。在医疗服务方面,以高血压为例,我国高血压控制率已达32.2%,显著高于既往报道的27.4%。此外,血糖达标率也达50.3%。在环境污染方面,空气污染已被证明是CKD的重要风险因素。近年来,我国PM 10和PM 2.5呈下降趋势,环境污染已经得到逐步改善。


不过,CKD患病率可能在未来发生增长,与2种因素相关,即年龄与知晓率较低。首先,由于我国逐渐进入老龄社会,70岁以上人群的占比会逐渐增多。与年轻人群相比,70岁以上人群的CKD患病率显著较高。其次,CKD知晓率较低这可能导致部分患者错过最佳干预时期,导致其肾功能无法恢复。


总的来说,该研究证明,在应对CKD方面,我国正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医疗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应共同努力,减少CKD患病率,打造健康中国!


参考文献
0.1. Wang L, Xu X, Zhang M, et al. Prevale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China: Results From the Sixth China Chronic Disease and Risk Factor Surveillance. JAMA Intern Med. 2023 Apr 1;183(4):298-310.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