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于5月17日上午,在美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隆重举办。2000多名国内外代表与专家齐聚一堂,共同交流肝病学术研究成果,深入探讨肝病防治大计。5月17日上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主任魏来教授在会上做了《丙肝诊断治疗的新进展》的专题发言。会后,医脉通很荣幸地邀请到魏来教授,为我们解答了“丙肝防治的现状与展望”等问题。
医脉通: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提出,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公共卫生威胁的战略。您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在丙肝的检测和护理、治疗和预防方面存在哪些优势和不足之处?
魏来教授:世卫组织提出的这项战略,具体的指标有很多,其中两个关键的指标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是病毒性肝炎的新发感染率降低90%,新发感染率降低就表示没有新的患者出现;第二,是死亡率降低65%,而死亡率是针对已感染患者的最关键指标,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控制其不要发生肝硬化及肝癌,最终的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在丙肝的整个防控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比如,在91年、92年,刚刚发现丙肝感染者的时候,我国就已经研发出丙肝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用于献血者的筛查,降低了丙肝新发感染率。同时,在《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2017-2020年)》中提出,血站血液丙型肝炎病毒检测率要达到100%,这都符合“新发感染率降低90%”的要求。我国这两年也批准了国际上新的丙肝治疗药物,近期也会批准国产新药。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目前和国际上的差距及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呢?第一,我们既然有了好的政策基础,就要加强对丙型肝炎的筛查,由于丙肝是没有临床表现的疾病,只有加强筛查工作,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这就需要发挥更多的社会力量、更多的社区和基层医生,调动起基层医生们的积极性,共同合作。总结起来就是:我们有基础,但我们需要加强筛查并对确诊患者及时治疗。
第二,我们要依赖国家政策对基层卫生事业的扶持,根据各医院不同的职责和分工,来建立一个医院间友好的合作关系和良好的转诊标准。确保患者基本情况能够在基层医院解决,特殊情况能够转到上级医院解决,保证患者的就医质量,提高诊治效率。
第三,已有一些丙肝治疗药物被纳入了我国的医保,但为了让更多的患者及时用上丙肝药物、能够负担得起治疗费用,还希望药企能够考虑降降价,也希望国家医保的覆盖面更广一些。
最后,以上这些措施能够实现的前提是:大家需要共同提高对丙肝的认识。如果大家不重视丙肝的筛查工作、基层医院不关心、国家和相关社会企业不支持,那么仍不能解决问题。由于丙肝并无临床表现,又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同时丙肝又是一个系统性的疾病,丙肝感染后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所以每一个普通人都要提高对丙肝的认识和重视。
医脉通: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慢性HCV感染的管理和治疗指南》中提到了泛基因型DAA治疗方案,请您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该治疗方案的优势在哪里?
魏来教授:2018年世卫组织发布的这一指南,主要推荐了三个泛基因型DAA治疗方案,分别是:
这一方案的有点有:首先,不需要在治疗前检测基因型,也不需要检测耐药相关突变;其次,这些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较少、安全性较高,所以在药物应用过程中检测要求较低、检测频率较少,因此可以减少患者的负担。
除泛基因型药物外,我国由于经济和医保等方面的原因,还有一些基因特异性药物,在未来一段时间,由于患者可负担的问题,这些药物还会存在。不过,乙肝治疗的整个方向是泛基因型的药物。
医脉通:目前国内外对丙肝治疗方案的研究已相对较完善,那么将来国际上对丙肝的研究会侧重于哪些方面?
魏来教授: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发现已经感染的患者。另外,要知道如何完全阻断新发感染的发生,如果想让新发感染率降低90%,就要知道还有哪些新的感染途径,最终的目的是:对新发感染“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对既往感染者能够有效筛查,有及时转诊的途径、渠道和策略。以上这些,都是国际上目前所关心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有些丙肝患者在确诊的时候已经发展为肝硬化,对于这些患者,如何能够努力实现部分肝硬化患者的逆转,降低他们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和肝癌的风险?这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
专家简介
魏来教授
现任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主任。
曾担任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科主任。
世界卫生组织病毒性肝炎防止策略和技术委员会委员,亚太肝病学会秘书长。
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 副主编。
在丙型肝炎自然史,基因型,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先后获得了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更多内容请关注>>>“第十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专题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