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CSCO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诊疗指南更新要点丨2023 CSCO指南会
2023-05-04 来源:医脉通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为积极推动我国临床肿瘤学事业的发展、提高临床肿瘤医师的临床与科研水平,进一步促进CSCO诊疗指南的制定和推广,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主办的2023年CSCO指南会已于4月21-22日在广州召开。会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朱佳教授对2023版CSCO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进行了解读,医脉通现将重要更新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霍奇金淋巴瘤


更新要点01

研究显示,IGEV方案(异环磷酰胺吉西他滨长春瑞滨和强的松龙)挽救治疗总有效率(ORR)为81.3%,该方案在过去5年中被广泛使用,并具有高效低毒的干细胞动员潜力。此项研究例数较少,仅报道了12例难治复发病例,但总体疗效较好,其中,7例患者达到CR,5例患者达到PR,患者的5年EPS率达到83%,5年OS率达到100%。因此,对于复发时为低危且初诊治疗未行放疗的患者,新版指南将IGEVx2~4个疗程+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2A类证据列入II级推荐。


更新要点02

2020年欧洲EuroNet协作组指南强调挽救化疗后PET-CT对复发/难治cHL患者的预后价值,也加入到新版指南注释中。欧洲EuroNet协作组指南根据PET2(一线常规剂量挽救方案2程后评估)和PET4(二线常规剂量挽救方案2程后评估)的疗效对儿童青少年R/R cHL进行危险分层和推荐挽救方案,也可以作为R/R cHL参考的治疗方案。


微信图片_20230504095443.png


可以看出,无论是低危组还是标准危险组,根据PET2的疗效,如果患者未达到CMR,则采用二线方案标准剂量化疗2个疗程后使用PET-CT进行疗效评估,如果患者未达到CMR,则进入高危组进行治疗;如果患者达到CMR,则考虑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后进行维持治疗或者直接接受放疗。


该指南对采用大剂量化疗(HDCT)后放疗(RT)的潜在适应症做了相关推荐,并指出质子治疗重要器官累积剂量低,可减少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的长期副作用,适用于一线RT失败患者。


微信图片_20230504095458.png


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更新要点01

关于间变大细胞淋巴瘤,本次更新了对残留病灶的补充说明:即<原发病灶25%~30%。此外,根据相关研究,还增加了对复发患儿危险度的分组及定义:

高危:复发时间<停药后1年,CD3阳性或既往使用过长春花碱(VBL);

低危:复发时间>停药后1年,CD3阴性且既往未曾使用过VBL。


更新要点02

研究显示,低危复发患儿长春花碱单药治疗24个月,5年无事件生存率可达81%。所以,在I级推荐中,对于复发难治的病例增加了长春花碱和CC方案;同时在II级推荐中,删除了长春花碱。


更新要点0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一篇病例报道显示,长春瑞滨单药可使复发患儿获得缓解。因此,本次指南对于复发难治的病例,在III级推荐中增加了长春瑞滨。


总结


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是一组恶性程度和侵袭性都较高的淋巴瘤,在我国儿童及青少年中发病率较低。此次指南主要围绕霍奇金淋巴瘤和间变大细胞淋巴瘤进行了更新,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兼顾我国国情,相信本次更新会为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患者带来更多的帮助。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