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25日,2023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2023 ESC)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盛大开幕。会议首日,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医院诊所的Elena Arbelo教授和英国伦敦大学的Juan Pablo Kaski教授共同发布了《2023 ESC心肌病管理指南》,并同步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这是首部包括所有心肌病亚型的国际指南文件,也是首部针对肥厚型心肌病(HCM)以外的心肌病提出具体建议。新版指南对诊断和管理进行了全面更新,以促进在日常临床决策中使用。
图1 心肌病评估和管理的关键
更新建议
1.新增心肌病临床分型
新版指南描述了心肌病的新表型,并强调使用心脏磁共振(CMR)成像评估心室心肌瘢痕的关键作用。
新版指南对于心肌病分型进行了更新,根据形态学和功能学特征,将心肌病主要分为HCM、
NDLVC被定义为正常心肌出现非缺血性左心室瘢痕或被脂肪组织替代(伴或不伴局部或广泛的室壁运动异常),或仅有广泛左心室收缩功能减弱而无瘢痕形成。NDLVC主要包括无左心室扩张的DCM、致心律失常性左心室心肌病(ALVC)、以左心室受累为主的ARVC,或者致心律失常性DCM(通常不满足ARVC的诊断标准)。
2.关注心肌病患者的诊疗路径
重点关注心肌病患者从表现,到初步评估和诊疗的全流程,强调将心肌病作为常见临床表现(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病因的重要性,以及识别表型后进行病因诊断的重要性。
图2 心肌病的临床诊断流程
3.强调心肌病亲属进行临床评估和级联基因筛查的重要性
心肌病患者一级亲属均应接受
携带家族性遗传变异基因的亲属应定期进行临床评估,包括心电图检查、多模态成像等。未携带家族变异基因,且无临床表现的个体通常可出院;但当其出现症状或家族中出现新的临床相关数据时,建议进行重新评估。
图3 家庭筛查和随访
4.强调全生命周期的心肌病管理
新版指南推荐进行从儿童到成人的全生命周期心肌病管理,同时强调重视不同的疾病临床阶段。
心肌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儿童心肌病与青少年和成人心肌病不同,具有不同的病因、疾病史和管理方式。对于HCM患儿,明确肥厚类型、是否存在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舒张和/或收缩功能障碍等至关重要。对于DCM患儿,应排除可逆性病因和
5.强调基因检测在SCD评估中的重要作用
针对不同心肌病亚型,给出心源性猝死(SCD)分层的新建议,并强调基因型在评估SCD时的重要作用。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可有效纠正潜在的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并预防SCD;指南建议,生活质量良好且预期寿命>1年的患者植入ICD。
在SCD一级预防方面,所有无
在SCD二级预防方面,推荐既往VT/VF所致心脏骤停,或因持续性室速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HCM、DCM、ARVC、NDLVC和RCM患者植入ICD。
6.提出HCM患者LVOTO治疗的最新建议
左心室流出道梗阻(LVOTO)被定义为峰值瞬时多普勒左心室流出道压差≥30 mmHg,但侵入性治疗的阈值通常被认为是≥50 mmHg。对所有HCM患者进行初步评估时,建议应用经胸二维和
对于HCM合并LVOTO的患者,推荐首选最大耐受剂量的无血管扩张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若患者无法耐受β受体阻滞剂,建议使用最大剂量的钙通道阻滞剂,如
图4 LVOTO处理流程图
7.以患者及其家人为中心,建立多学科团队综合管理服务模式
以患者及其家人为中心,建立多学科团队综合管理服务模式对心肌病进行全面诊疗评估,有助于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Elena Arbelo, Alexandros Protonotarios, Juan R. Gimeno, et al. 2023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ardiomyopathies- Developed by the task force on the management of cardiomyopathies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3) 00, 1–124
[2] ESC官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