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维纲教授:《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诊疗指南(2022版)》解读
2022-01-28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糖尿病

本文经赵维纲教授授权发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导读:2022年1月16日,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内分泌与代谢分会、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版)》发布会在北京圆满落幕。会上,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赵维纲教授从“中国老年糖尿病的管理现状”、“老年2型糖尿病的防治策略”、“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诊治”、“老年糖尿病ASCVD的综合管理”、“老年糖尿病的特殊问题”五个方面对新版指南进行了精彩解读。


1643357776303384.png 


专家介绍

 

 

1643357802673032.png

赵维纲 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医疗委员会委员;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华临床营养杂志总编辑,北京医学杂志副总编辑;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内分泌与代谢分会副主委;中国老年学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常委;以课题负责人承担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科委、北京市自然基金,以课题副组长承担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卫生计生委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多项课题。

 

一、中国老年糖尿病的管理现状

 

赵维纲教授指出,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增加,当前已成为糖尿病主流人群。此外,老年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已高达45%-47%,同样需要予以关注。就管理现状而言,我国老年糖尿病总体血糖控制不理想,管理水平亟待提高,患者因糖尿病并发症及合并症所致病死率、病残率高。

 

二、老年2型糖尿病的防治策略

 

1.老年2型糖尿病的诊断分型要点

 

有关老年2型糖尿病的诊断分型,赵维纲教授指出如下要点:

 

➤老年糖尿病诊断标准、临床分型(无妊娠糖尿病)及三级预防与中青年患者相同。

➤初诊老年糖尿病患者以空腹血糖正常、餐后高血糖、胰岛素抵抗为特征。

➤糖尿病筛查应列为老年人年度体检的常规项目,FBG需联合负荷后2hPBG或HbA1c,有利于单次检查减少漏诊。

➤老年糖尿病HbA1c的诊断标准为:正常人<6.0%,糖调节受损(IFG,IGT,IFG+IGT)6.0~<6.5%,糖尿病≥6.5%。

➤老年期发生的LADA在表型、遗传基因和临床特征方面与非老年期发生的LADA不同。

 

2.老年糖尿病防治策略——关注起点、平衡靶点

 

赵维纲教授指出,老年糖尿病防治策略强调“关注起点、平衡靶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对老年糖尿病进行综合评估(见下图),有利于个体化降糖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四早: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早达标;

➤重视基础治疗:糖尿病教育、患者自我管理自我监测、饮食运动;

➤合理、及时、适度应用降糖药(利大于弊);

➤及时发现、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保护脏器功能;

➤综合管理ASCVD风险因素,降低病死病残率。

 

 1643357893389830.png

 

3.老年糖尿病的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

 

赵维纲教授指出,老年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的制定应个体化,以“获益最大,治疗风险最小”为原则。

 

表1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

1643357911219164.png

 

4.重视老年糖尿病的基础治疗

 

赵维纲教授指出,老年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是疾病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患者教育:提供具有老年人特色、个体化、多种形式的糖尿病基本管理(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健康行为)的教材和实施方法,鼓励和促进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血糖管理。

 

➤自我管理监测:自我血糖监测有助于患者了解自己病情并为降糖治疗提供依据;根据病情、有计划地选择不同时段和频度的血糖监测模式,有助于协助降糖方案的调整,提高患者依从性;老年患者也要关注血压、体重、脉率的测定。

 

➤饮食管理:根据患者年龄、身高、体重、代谢指标、脏器功能配置个体化饮食处方,保证生理活动需求,不增加代谢负担(糖类食物:50%-55%;蛋白质:20%-25%;脂肪:15%-25%进食顺序:先汤菜,10分钟后再主食)

 

➤运动健身:糖尿病运动治疗目标是保持良好身体素质和有助于血糖控制;可选择个体化、易于进行和坚持、有增肌作用的全身和肢体运动(八大关节)方式和运动时间;运动前做准备活动,运动中注意防跌倒、防骨折。

 

5.降糖药物选用原则

 

老年2型糖尿病的药物选择,应注意以下要点:

 

➤有条件应评估胰岛功能,了解患者当时的血糖水平(以HbA1c检测值为参考依据)选择降糖药物;

➤需关注心脑血管病变、肾脏功能、低血糖风险、对体重的影响、成本、副作用风险和患者医保承受能力,制定更多获益的个体化降糖治疗方案;

➤选择简化、易操作、低血糖风险小的用药模式能提高依从性;

➤二甲双胍是首选用药(无年龄限制),且可长期应用(除外肾功能不全);

➤生活方式管理和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HbA1c>7.5%,较早联合治疗在总体血糖控制上效果更优;

➤合并ASCVD或高风险因素、肾脏疾病或心力衰竭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优先选择SGLT-2i或GLP-1RA;

➤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治疗基础上血糖仍未达到控制目标,应开始胰岛素治疗,首选基础胰岛素;

➤伴存高血糖(HbA1c>9.5%,FPG>12mmol/L)、合并感染或急性并发症、处于手术或应激状态等特殊情况时建议多次胰岛素注射(强化治疗)或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方法。病情缓解后重新评估调整。

 

1643357957170076.png


图1 老年2型糖尿病降糖用药路径


表2 降糖药物特性一览

1643357979234555.png 

 

表3 不同肾功能情况下各类口服降糖药的应用

 1643358006267659.png

  

表4胰岛素治疗要点

 1643358028227181.png

 

三、有关“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诊治

 

1.老年糖尿病并发症的管理要点

 

➤长期血糖控制不良,是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直接原因。

➤老年糖尿病患者尽可能控制血糖在可接受范围之内,避免发生DKA和HHS。

➤老年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受伴存其他CVD致病因素共同影响,对心脑肾脏功能的损害更严重,需重点关注,定期评估风险,力争未雨绸缪。

➤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常受非糖尿病因素影响,需注意鉴别,有利于总体防控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病的早期筛查和治疗对改善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通过自我管理、血糖监测,积极、平稳控制血糖长期达标,有望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1643358056678801.png

 

2.老年糖尿病院内血糖管理要点

 

➤对择期入院治疗者,应在入院前对血糖控制水平、并发症及合并症进行评估,使血糖控制到能承受治疗需求的较好水平,根据情况进行血糖控制分级。

➤对非择期入院者需进行糖代谢评估,除测定空腹、餐后2小时和随机血糖外,需检测HbA1c,有利于了解近期血糖总体水平和鉴别是否存在应激性高血糖,根据情况制定不同处置意见。

➤对急诊或未经院前调整降糖治疗、血糖控制较差的患者(包括新诊断、应激高血糖状态),应该进行降糖治疗及总体治疗的调整,根据情况制定住院血糖控制目标。

➤缺乏优质医疗救治条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血糖>13.9~16.7mmol/L也可接受,但需避免发生严重高血糖(FBG≥16.7mmol/L)引起高血糖高渗状态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加强住院期间营养管理和出院后管理。

 

 1643358088994235.png

 

四、对老年糖尿病“ASCVD风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

 

赵维纲教授指出,老年糖尿病ASCVD的综合管理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糖尿病与冠心病是等危症,老年糖尿病均是ASCVD的高风险人群。

➤约90%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会不同程度的伴存腹型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高尿酸血症;应掌握“早起步、早获益”的原则及时检出、及时启用药物治疗。

➤根据不同糖代谢水平和伴存ASCVD风险因素所致脏器功能情况,血糖控制标准需有所调整,避免严重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发生。

➤生活方式管理是防治ASCVD的基础,尚需限酒、力劝戒烟!

➤需注意体重管理、纠正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安全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多项代谢异常治疗和脏器功能的维护,涉及多种药物联合应用,需关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表5 老年糖尿病ASCVD风险因素综合控制目标

1643358123461241.png

 

五、有关“老年糖尿病的特殊问题”

 

赵维纲教授指出,临床需要关注老年糖尿病伴有的特殊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老年骨质疏松:老年糖尿病患者伴发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高于非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风险评估工具常常低估了糖尿病患者的骨折风险。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的治疗应尽早,坚持规范治疗,防骨折。

 

➤老年综合征(GS):GS是老年患者常见病症,住院老年患者约90%会伴存GS的单项异常,需要关注。老年综合评估的对象是能从评估及其后的治疗中获益的老年人,目的是确定主要问题,选择对应解决方案,改变现状提高生活质量。

 

➤肌肉衰减症:肌肉衰减症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糖代谢负荷。肌肉衰减症的诊断通过评估肌肉力量、肌肉含量和日常活动能力三方面确定。肌肉衰减症的治疗目前以营养支持和运动康复为主。

 

➤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神经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记忆力、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及视空间功能等认知域的损害。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仅有记忆力减退,尚未影响日常生活能力。MCI是治疗的窗口期,MCI患者需要他人帮助。

 

小结

 

最后,赵维纲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我国老年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关系到四分之三的老年人,血糖控制欠佳已影响到老年人的晚年生存质量;本指南立足于提高老年糖尿病治疗水平,改变管理理念,综合评估,给出个体化治疗建议和可操作的具体措施,以优化治疗结局;临床医生应充分考虑老年2型糖尿病及伴存疾病的复杂性,以制定科学有效、适度和可持续性的管理策略/方法。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