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常用炎症标志物在感染发生后的变化趋势
注:IL-6,白介素6;PCT,
表1 炎症标志物在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开展建议

注:MDW,单核细胞分布宽度。
1.1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
推荐意见1: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是感染性疾病重要且不可缺少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其简单易得的特点使其在急诊和基层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多数细菌感染中,白细胞的改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疗效与预后。(证据水平低,强推荐)
推荐意见2:
1.2 MDW
与其他大部分炎症标志物不同,MDW并非某种炎症介质,而是通过体积、电导和光散射(VCS)技术,测量全血细胞中单核细胞体积总体均值周围的离散度,可通过自动血液分析仪计算得出。
推荐意见3:MDW可通过血常规检测得出,方便快捷,建议将其作为临床早期诊断脓毒症的重要参考,但其诊断效能相对CRP、PCT等无显著优势,且其临界值受检测技术影响较大。(证据水平高,强推荐)
2.1 CRP
CRP是目前研究最深人的炎症标志物,也是动物体内主要的急性期血浆蛋白。已有多项研究显示,CRP 可作为脓毒症诊断的有效参考指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工作中。CRP 在预测脓毒症时仅有中等程度的效能,且易受其他因素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的影响而升高,其无法作为脓毒症的独立参考因素,需综合其他临床资料、炎症指标等加以评价。
2.2 PCT
与 CRP一样,PCT 也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炎症标志物,但不同的是,PCT 的升高多由细菌、
推荐意见5:PCT对细菌感染有较强的提示意义。但因其达峰时间较长,在早期诊断和治疗决策中存在一定局限性,对怀疑有脓毒症的成人患者,不建议使用PCT来决定何时开始抗感染治疗。(证据水平高,强推荐)
推荐意见6:对初始诊断为脓毒症且感染源已得到充分控制的成人患者,在最佳治疗时间尚不清楚的情况下,建议使用PCT联合临床评估来决定何时停用抗菌药物。(证据水平高,强推荐)
2.3 SAA
SAA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主要由脂多糖和细胞因子(例如 IL-1、IL-6 和 TNF-α)诱导表达,在炎症急性期其浓度上升约1000倍,起到了促炎作用。相比CRP等炎症标志物,SAA在病毒感染、
2.4 HBP
HBP是中性粒细胞来源的颗粒蛋白。HBP可以激活单核细胞和巨细胞,具有显著的杀菌活性、趋化特性及炎症调节作用。相较于传统检验指标,HBP 具有灵敏度高、特异度强、阳性/阴性检出率高等优点。HBP在感染早期即可检测出,在急性细菌性感染时浓度高,而在病毒感染和非特异性炎症时浓度低。
3.1 IL-1β
IL-1β可由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也可由病原体(细菌内毒素、病毒、真菌和寄生虫抗原)和C5a补体诱导。在脓毒症期间,IL-1β 可能会引起
3.2 IL-6
IL-6是炎症初期重要的促炎因子。它诱导多个细胞合成和分泌急性期蛋白,促进中性粒细胞的产生和活化,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进而促进免疫球蛋白的产生,促进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健康人群 IL-6水平极低,一般不超过7pg/mL,而脓毒症患者血清IL-6水平在早期迅速升高。
3.3 IL-8
IL-8是一种趋化因子,由单核细胞、内皮细胞 和中性粒细胞等多种细胞在受到内毒素或IL-1诱导时产生。IL-8刺激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并增加它们对血管表面的黏附。在脓毒症患者中检测到IL-8的浓度增加。然而,在多变量模型中,IL-8的预测值对调整不够稳健。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认IL-8是显著可靠的预测因子。
3.4 IL-10
IL-10是一种由工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的多效细胞因子,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的特性。IL-10在脓毒症患者的血液中循环,IL-10浓度升高与不良临床结果相关。
4.1 PSEP
PSEP 又名 sCD14-ST,是 CD14 的 N端残基的可溶形式,大小约 13 kDa。CD14 是一种跨膜蛋白,广泛分布于免疫细胞(如巨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等)表面,其主要功能为识别革兰阴性杆菌表面的脂多糖,并进一步激活机体的固有免疫反应。在炎症反应过程中,CD14 被组织蛋白酶 D水解后向血浆中释放 PSEP,并可被检出。
4.2 CD64
CD64 即 Fc受体1,是IgG 重链的Fc部分的高亲和力受体,在机体受到促炎介质刺激后,其表达会在4~6h内迅速上调,在先天免疫以及适应性免疫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4.3 sTREM-1
sTREM-1是一种17 kDa的可溶性形式,由金属蛋白酶切割形成,当机体发生感染时,sTREM-1在血清和体液中的水平会升高,成为一种炎症反应的标志物,是常用于评估脓毒症严重程度和预测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4.4其他新型炎症标志物
脓毒症的理想生物标志物应具有以下特征:能够对刺激做出快速反应,可长时间的升高以确保检测,并减少重复测试的需要。这些特点减少了过度使用抗生素的可能性,并确保了最佳的治疗效果。
但很可惜,至今还没有一种生物标志物成为诊断脓毒症的金标准。脓毒症患者个体之间的复杂性和差异性使得使用单一生物标志物进行脓毒症诊断是不合适且不可靠的,尤其是对那些有基础疾病或长期抗生素使用的患者,可导致生物标志物结果的误差,从而降低特异度。最近研究的一个趋势一致认为,准确诊断脓毒症需要生物标志物的组合。
尽管目前的脓毒症/脓毒性休克诊断标准尚未包含炎症标志物,目前炎症标志物的研究及临床应用逐年增加,对于辅助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诊断、疗效监测及预后预测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选择合适的炎症指标进行检测,对脓毒症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目前所有的炎症指标均有局限性,联合应用、动态观察可能具有更大的临床意义。临床诊断及治疗策略的制订都必须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另外,需要对炎症指标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开发,以更多地满足临床的诊疗需求。
来源:脓毒症相关炎症标志物急诊应用共识专家组.脓毒症相关炎症标志物急诊应用专家共识[J].临床急诊杂志,2025,26(5):293-301.DOI:10.13201/j.issn.1009-5918.2025.05.001.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