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MO2014]吴一龙:中国完全切除肺腺癌患者EGFR突变和生存结局
2014-09-29 来源:医脉通

马德里当地时间9月28日上午11点,在ESMO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口头报告专场中,中国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吴一龙教授公布了ICAN研究,这项多中心研究带来了出人意料的结果,我们来一探究竟。(摘要号:1175O)



一些III期研究已经证明,EGFR突变与EGFR-TKI药物敏感性具有相关性,但是EGFR突变对于手术切除后的NSCLC患者的预测价值究竟有多大呢?目前证据还比较有限。此外,我们国内也缺乏数据库去记录辅助治疗的现有状况,以及肺腺癌患者在完全切除后临床结局。


ICAN研究是一项非干预性的在真实世界开展的前瞻性研究,针对人群为中国早期NSCLC(腺癌)患者,这些患者已经进行过完全手术切除,该研究用于调查这些患者的EGFR突变状态、临床结局和复发风险因素。


该研究纳入人群为年龄≥18岁的NSCLC患者,组织学类型为腺癌,接受过完全切除手术。常规测定肿瘤样本的EGFR突变状态。所有符合条件的患者都随访3年以收集临床信息和生存结局。主要终点是EGFR突变状态;次要终点是辅助治疗,临床结局(DFS),复发风险因素。


该研究从26个中心纳入568名患者,313(55.1%)患者为EGFR突变阳性。最常见的突变类型是外显子19缺失和外显子21 L858R突变,分别在147和139名患者中检测到。不同病理分期的EGFR突变率没有差别(p=0.1047)。


结果发现所有患者3年DFS为61.7%。亚组分析显示,EGFR常见突变患者3年DFS为66.0%,罕见突变患者为63.4%,野生型患者为56.8%(p=0.1021)。


50.7%患者接受了辅助治疗,其中45.4%接受化疗,4.6%接受放疗,1.8%接受TKI治疗。辅助治疗与3年DFS具有相关性(接受54.0% vs 不接受69.8%;p=0.0002),但是经过术后病理分期调整后,不再具有统计学差异。女性3年DFS高于男性患者(p=0.035)。不同术后病理分期的患者3年DFS具有明显差异(p<0.001)。


作者得出结论,在中国可切除的肺腺癌NSCLC患者中,总体EGFR突变率为55.1%,3年DFS率为61.7%。真实世界中,辅助治疗对于中国可切除NSCLC患者可能不能带来获益。术后病理分期、年龄、手术和切除类型与3年DFS具有统计学相关性。


会议专题》》》2014年ESMO大会专题报道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