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5月31日-6月4日在芝加哥盛大召开,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临床肿瘤学会议之一,ASCO年会每年都汇集了众多世界一流的肿瘤学专家,共同探讨当前国际最前沿的研究发现和临床试验成果。本届大会上,City of Hope综合癌症中心Alexis Ann LeVee教授携NCT02778685研究最新成果登上ASCO舞台,医脉通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研究背景
临床前数据显示,CDK4/6抑制剂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基于此,研究者开展了一项I/II期研究,旨在评估哌柏西利、帕博利珠单抗和内分泌治疗(ET)在HR+/HER2-转移性
研究方法
研究主要纳入IV期HR+/HER2-MBC患者,并给予哌柏西利、帕博利珠单抗和ET治疗。队列1招募疾病稳定且已接受哌柏西利+ET治疗至少6个月的患者。队列2和3在一线治疗(1L)环境中招募患者。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安全性,并评估肠道微生物组与治疗响应之间的关联。
研究结果
在2017年3月至2022年5月期间,共40例患者入组,分别分配至队列1(4例)、队列2(19例)和队列3(17例)。性别分布上,39例为女性,1例为男性。中位年龄为51岁(范围39-75岁)。队列1、2和3的ORR分别为50%(2/4)、58%(11/19)和76%(13/17)。队列2和3的中位PFS(1L治疗)为25个月(95% CI 21-未达到)。在中位随访35个月时,全人群OS率为76%(95% CI 0.60-0.96)。
表1. 患者基线特征与疗效终点
所有队列中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AE)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83%)、白细胞减少(56%)、
表2. 至少观察到10%患者发生的3-4级AE
肠道微生物谱分析(总人群 N=24;队列2 N=7,队列3 N=17)显示,多个物种在应答者中丰度较高(p < 0.05),这些物种主要属于Lachnospiraceae、Ruminococcaceae和Rikenellaceae科。几种代谢途径在应答者中富集(p < 0.05),包括与脂肪酸生物合成和三羧酸(TCA)循环相关途径。
图1. ANCOM-BC分析:根据SD/PD相对于PR/CR确定差异化特征
图2. ANCOM-BC分析:根据PFS >12个月相对于<12个月确定差异化特征
图3. ANCOM-BC分析:根据SD/PD相对于PR/CR确定区分功能通路特征;PFS >12个月和< 12个月未发现显著的丰度差异特征
研究结论
在1L治疗环境中,与哌柏西利+ET方案相比,在HR+/HER2-MBC患者中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显示出更高的响应率。特定的肠道微生物特征与治疗反应相关,且与其他肿瘤类型中与ICI治疗响应相关的细菌分类群相似。富集的代谢途径可能会生成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微生物群衍生代谢物。结果表明,肠道微生物组可能与MBC对ICI联合治疗的响应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