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治疗药物为肿瘤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各类靶向药不断更新进步。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单克隆抗体、EGFR TKI单药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神经系统肿瘤及肺癌的研究,与大家共享。
肺癌
ab9012:IMpower150研究:在肝转移患者中的有效性分析
本次公布的研究进一步探索了IMpower150研究中基线肝转移NSCLC患者的特征与缓解率。将1202名ITT患者按照1:1:1的比例随机接受atezolizumab+
共162名基线肝转移患者(ABCP组,n=52;ACP 组,n=53;BCP组,n=57)。与BCP治疗组相比,ABCP治疗组患者的PFS和OS均有延长。ABCP、ACP和BCP组患者的3-4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2.1%、36.5%和54.5%。
结论:与BCP治疗相比,ABCP治疗能够使肝转移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48%,或可为该类人群提供重要的治疗新选择。
ab9000:RELAY研究:
研究共纳入449例外显子19缺失或L858R且无中枢神经系转移的初治转移NSCLC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接受厄洛替尼(150 mg /天)+ramucirumab(10 mg / kg q2w)或厄洛替尼联合+安慰剂治疗。主要终点是研究者评估的PFS,其他终点包括ORR、DoR、PFS2、OS、安全性和血浆T790M突变。
结果显示,ramucirumab+厄洛替尼显著提高EGFR突变转移性NSCLC患者的PFS、DoR和PFS2。与安慰剂组相比(54%),厄洛替尼+ramucirumab组(72%)的3级或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更多。
结论:ramucirumab+厄洛替尼可明显改善初治EGFR突变转移性NSCLC患者的PFS。其安全性与各个药物既定的安全性保持一致。
ab9070:比较Entrectinib(试验数据)和
在2018 WCLC大会中,有一项I/II期单臂研究显示entrectinib在ROS1+ NSCLC患者中有临床获益。由于ROS1+的罕见性,此次应用了entrectinib的临床试验数据,对比真实世界数据中克唑替尼用于ROS1+ NSCLC的有效性,主要终点包括TTD和rwPFS,次要终点为OS。
Entrectinib组和克唑替尼组ROS1+ NSCLC患者分别有53例和69例,加权中位TTD分别是14.6个月和8.8个月。相比克唑替尼组,Entrectinib组的PFS较长(加权HR: 0.44; 95% CI: 0.27–0.74)。Entrectinib组的中位OS未达到,中位随访时间为15.5个月。克唑替尼组的加权中位OS为18.5个月。
结论:与真实世界数据中使用克唑替尼的ROS1+ NSCLC人群相比,entrectinib与延长TTD和PFS具有相关性。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ab2070:一项Ⅱ期临床研究:贝伐珠单抗治疗全脑放疗(WBRT)失败的复发性实体瘤脑转移患者
对前期接受WBRT无效的复发性实体瘤脑转移患者,每两周给予10mg/kg贝伐珠单抗,4周为一个疗程直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展。主要终点为通过改良神经-肿瘤反应评价(RANO)标准进行评估的客观影像学肿瘤反应,次要终点包括6个月 PFS、疾病进展时间、疾病缓解时间、持续缓解时间、OS、生活质量以及药物安全性。
结果显示,共有27名患者同意并登记进行研究,其中24名患者可评估ORR。贝伐珠单抗治疗后ORR为25%,中位PFS为5.3个月,中位OS为9.5个月。81%(22/24)的患者达到疾病稳定或更佳的临床获益。药物耐受性良好,未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出血事件。贝伐珠单抗或许能为WBRT治疗失败后的实体瘤脑转移患者提供可行的治疗选择,但此结果还需要更大型的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ab2018:VB-111联合/不联合贝伐珠单抗或贝伐珠单抗单药治疗复发性
收集VB-111用于胶质母细胞瘤(GBM)的II期和III期MRI数据用于该研究:A组使用VB-111单药直至疾病进展,序贯VB-111+贝伐珠单抗(BV)(II期; n=24);B组使用VB-111联合BV(III期; n=124);C组为BV单药(III期; n= 120)。分析VB-111联合/不联合BV或BV单药用于复发性GBM患者的定量放射学结果及其对OS的影响。
结果显示,对于复发后肿瘤体积小(<25mL)的患者,先使用VB-111单药诱导治疗,再序贯VB-111+BV可显示出显著的OS获益(B组 vs A组:P=0.0094,HR=0.5328,中位OS为7个月和15个月;C组vs A组:P=0.0248,HR=0.5776,中位OS为8.5个月和15个月)。当控制治疗方案和年龄时,连续测量基线肿瘤体积是所有治疗组OS的预后因素(P<0.001,HR=1.02);当控制年龄、基线肿瘤体积和治疗方案时,对放射学应答的(> 65%的缩小)患者与不应答患者存在显著的生存差异(P=0.0014,HR=0.5822)。
参考文献:
1. A phase II trial of bevacizumab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solid tumor brain metastases who have failed whole brain radiation therapy (WBRT).Abstract 2070
2. Quantitative radiographic analysis of phase II and III trials in recurrent glioblastoma treated with VB-111 with or without bevacizumab or bevacizumab monotherapy.Abstract 2018
3. IMpower150: Analysis of efficacy in patients (pts) with liver metastases (mets). Abstract 9012
4. RELAY: A multinational,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hase 3 study of erlotinib (ERL) in combination with ramucirumab (RAM) or placebo (PL) in previously untreated patients with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mutation-positive (EGFRm)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Abstract 9000
5. Time-to-treatment discontinuation (TTD) and real-world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rwPFS) as endpoints for comparative efficacy analysis between entrectinib trial and crizotinib real-world ROS1 fusion-positive (ROS1+) NSCLC patients. Abstract 9070
专题聚焦>>>2019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