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译整理,转载请务必出处。
结
这种预后优势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淋巴细胞浸润有关,有研究发现,MSI-H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IL)出现频率远高于MSS(21% vs 3%)。从MSI的发生机制来看,由于DNA错配修复系统(MMR)缺陷,导致基因突变率增加、基因组稳定性变差,可能会引起更多的肿瘤相关免疫抗原出现,刺激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
此外,结直肠癌MSI-H肿瘤组织中也常见
近期,J Natl Cancer Inst发表了一项人群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了TIL和CLR作为结直肠癌预后指标的作用。
主要研究
研究纳入以色列北部共2369名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多变量分析结直肠癌特异性生存(CRC–specific survival)和总生存(OS),包括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克罗恩病样淋巴反应、微卫星不稳定、年龄、性别、种族、肿瘤分级和分期。
单变量分析显示,每高倍镜视野(HPF)≥2个TIL患者组的CRC特异生存(HR=0.53)和OS(HR=0.75)优于TIL<2个的患者组。存在明显CLR患者组与无CLR患者组相比,CRC特异生存(HR=0.55)和OS(HR=0.69)也有改善。
多变量分析显示,高水平TIL和明显的CLR两因素仍是CRC特异生存和OS的有利预后因素,而MSI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生存改善。
本研究在较大样本量基础上表明,在调整了其他常见因素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和克罗恩样淋巴反应依然是结直肠癌的预后指标。
信源:Matthew Stenger.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and Crohn’s-Like Lymphoid Reaction May Be Prognostic Indicators for Colorectal Cancer. Ascopost.com.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