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5~7日,第3届中国国际继续医学教育大会暨第十五届消化及内镜年度学术会议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国际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厅隆重召开。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姚礼庆教授,以病例论述形式对如何降低消化内镜并发症,减少医疗纠纷进行了报告,医脉通对相关内容整理汇总,详情如下:
在报告一开始,姚教授列举了8月16日东莞长安医院发生一起伤害案,9月8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伤医案,9月15日北京同仁医院教授被殴打致颈椎半脱位,脊髓
在全国200家医院医闹事件的调查结果显示,停尸53起;冲击医院67起;打砸医院97起;打医生207起;围攻院长119起;黑社会介入21起。白岩松曾说,这也许是该值得纪念的时刻,毕竟代价太沉重了,比起天使的光环,我们需要的首先是最基本的保障,天使需要的不仅仅是口号。
上图显示了上海一家医院2009年~2013年间的医疗事故情况。根据统计,内镜最常见并发症是穿孔,手术造瘘(7例);漏诊(3例);ERCP死亡(2例);急诊胰腺炎(1例);急性大出血、死亡(1例),合计因消化内镜造成的医疗事件共4例。
案例1
男,51岁,上腹部不适,隐痛半年,
鉴定结果分析:①对于单纯性动脉瘤认识不足,瘤腔内有血内镜下见肿块,可以没有搏动。②术前没有明确诊断(应行超声、CT、MR),不要麻木急行ESD治疗。③粘膜下肿瘤,在圈套前应作局部穿刺,排除血管瘤可能。④大出血后无急救措施,导致死亡主要原因。
病例2
男,39岁,上腹部隐痛、乏力,胃纳差,医院X教授帮助病人做胃镜检查,一年4次检查均为
鉴定结果分析:该医疗事故鉴定为二级医疗事故,满足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等严重障碍。二级甲等医疗事故是指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如小肠缺失90%以上,功能完全丧失)。二级乙等医疗事故是存在器官缺失、严重缺损、严重畸形情形之一,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包括重度智能障碍;肺功能持续重度损害等)。
案例3
男,68岁,体检时大便隐血阳性。在A医院就诊,肛检K-C位,3、7、11点有内痔,Hb10.8g,经内痔治疗半年无好转,Hb下降8.6g,
鉴定结果分析:①术前医院将息肉误诊为内痔,延误治疗半年造成严重
案例4
女性患者,84岁,距肛缘15cm处,肠镜下可见一枚1.5cm息肉,行电切术,术后患者返回家中,3个小时后出现腹痛,入院经
经区医疗鉴定,结果为四级医疗事故,次要责任。一年后因造瘘口切口疝,再次进行市医疗鉴定,要求赔偿15万元。这例病人会一直追求赔偿,建议消化科医生不要轻易开刀。
最后,姚教授给大家提出警钟长鸣:不要拿病人的好处;多沟通,讨论,家属签字,原病史资料;不要冒险;少说大话,落实细节。对于疑难病例患者,建议随访,建议复查,建议进一步治疗。“保护自己是为了我们不倒下,不倒下才能更好为病人服务”。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