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
2014-10-17

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


建立DILI的诊断是很困难的,必须排除急性和慢性肝脏疾病的其它病因。

 

最重要的是,对于肝功能检查异常、正服用药物或植物制剂的患者,应始终考虑DILI。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可将药物服用时间和肝脏疾病发作联系起来。药物性肝损伤一般发生在服用药物6个月内,通常在头1-4周。 


DILI的其他危险因素(年龄、并用药物、饮酒、既往药物再暴露)也应明确,探寻慢性肝损伤其他形式的症状体征。


一般情况下,DILI的症状无特异性,包括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全身乏力、腹部右上象限不适、食欲不振。体征如表皮剥蚀、发热、嗜酸粒细胞增多、皮疹或血清病,与黄疸、深色尿或浅色粪便一起,都可能是肝脏疾病的提示。同时出现药物服用、皮疹、嗜酸粒细胞增多、发热、肝损伤,应提高警惕自身免疫性肝损伤的问题。自身抗体,包括抗核和平滑肌抗体也可以存在。


如果,经过仔细评估, DILI的诊断仍不能明确建立,ACG指南建议进行专家会诊。


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 


一般情况下,疑诊DILI患者的治疗需要撤销问题药物,并提供支持性治疗。


对于对乙酰氨基酚过量的患者,应考虑服用未经批准药物乙酰半胱氨酸(NAC)。ACG指南不建议儿童服用NAC。 


异常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转氨酶、AP和胆红素升高,在停药后应重复检查,直到它们恢复正常。


排除肝损伤其他病因后,慢性DILI可能会发生,并可能对皮质类固醇有反应。 


有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患者是否有他汀类药物引起的急性肝损伤风险。已经观察到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晚期肝病患者无显著肝脏毒性风险。


预后


药物引起的急性肝细胞损伤患者往往比药物引起的胆汁淤积或混合性肝细胞/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患者的预后差。药物相关性急性肝衰竭仍是美国急性肝功能衰竭进行肝移植的最常见原因。 


Hyman Zimmerman认为,发展为黄疸的急性肝细胞损伤患者发生肝功能衰竭和死亡的可能性是10%,该现象被称为“海氏”法则。其他一些研究也发现,血清ALT值>正常值3倍、胆红素水平至少为正常值两倍时,死亡率为10%。

 

在药物引起的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中,40%因肝损伤需要肝移植或死亡。药物性胆汁淤积患者的治疗可能需要数月或长达1年以上,直至他们的肝功能恢复正常。 


慢性DILI就像自身免疫性肝炎,可能会进展。如果临床研究结果支持诊断、停用问题药物后肝功能检查无改善时,应考虑皮质类固醇治疗。

 

作为一个经验法则,患者应避免再次服用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


编译自: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What You Need to Know.Medscape,Oct 03,2014.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