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产儿的临床特点
早产儿(premature infants)是指凡胎龄满28 周以上,不足37 周,出生体重在2500 g 以下,身长47 cm以下的活产新生儿。关于发生早产的原因至今仍有许多不明之处,综合临床,大部分早产原因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期破水、
同时,新生儿从母亲体内得到的营养物质储备不足,免疫力低下,这些因素都可使新生儿容易患有并发症。
外表
早产儿生产越早产则皮肤越薄嫩、组织含水量多、有凹陷性压痕、色红、肌肉少、指甲短软,同时躯干部的胎毛越长、头部
呼吸系统
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肺泡数量少及表面活性物质分泌少,导致肺泡塌陷,肺泡内功能残气量不能建立,易发生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同时早产儿肺血流量多,且免疫功能处于不成熟状态,皮肤黏膜几乎没有防御功能,易并发肺部感染,加之早产儿呼吸中枢与神经元之间联系不完善,神经冲动传出较弱,任何细微的干扰均可发生呼吸调节障碍,易导致呼吸暂停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
呼吸暂停是指呼吸暂停时间>20 S,常伴有心率减慢<100 次/min 或出现青紫、肌张力低下。呼吸暂停是早产儿常见症状之一,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生率约20%~30%,极低出生体重儿可达50%,超低出生体重可达90%。呼吸暂停发作时,出现青紫、肌张力低下、心率变慢、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降低,如不及时发现,可致脑缺氧损伤,甚至猝死,应密切监护,及时处理。
消化系统
早产儿消化系统不成熟,吸吮、吞咽及其协调能力差,且胎龄愈小,吸吮能力愈差,甚至无吞咽反射,贲门括约肌松弛,易发生呕吐、反流、腹胀、
神经系统
早产儿由于神经发育不成熟,易于出现各种类型的脑损伤,如严重的脑室周围及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病变等,其原因与围产期多种高危因素有关,可导致神经系统异常,如
其他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早产儿发生的一种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病变,是世界发达国家儿童失明的首位原因。由于早产儿提前出生,视网膜的血管尚未成熟,正在发育的血管对高氧极为敏感,高浓度氧可以引起不成熟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无血管区发生缺氧性视网膜病变。早产儿在母体发育时间短,体内骨矿物质储存不足,易发展为早产儿代谢性骨病(MBDP)。有研究,出生体质量小于1000 g的极低体质量早产儿中,50%将发生骨质疏松,75%可发生骨折。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引起各种感染,早期母乳(尤其初乳)喂养是早产儿获得被动免疫物质的重要来源。
2. 营养支持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进步,早产儿存活率的提高,人们对早产儿早期营养支持和远期健康问题的关注愈来愈多,而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ex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 EUGR)的状况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有研究表明早产儿出生后营养状况欠佳可导致EUGR,甚至与远期认知发育也紧密相关。为早产儿提供充足和均衡的营养是保证其生命质量的物质基础,因此研究者们重新审视目前的早产儿营养策略,探索有益于早产儿健康的营养方式。早期积极的肠内外营养对早产儿尤为重要,肠内营养对维持早产儿消化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是必需的,兼有直接的营养作用和间接的促进胃肠功能的作用。有利于早产儿喂养的技巧包括尽早开奶、微量喂养、适量加奶、非营养性吸吮、不轻易禁食和保持大便通畅。而且母乳喂养对早产儿同样重要,早产母乳中的成分与足月母乳不同,其营养价值和生物学功能更适合早产儿的需求。
营养支持对早产儿外表的影响
对于不能经口喂养的早产儿可应用全胃肠外营养液,全胃肠外营养(TPN)液由
营养支持对早产儿呼吸系统的而影响
营养支持的方法对早产儿的能力消耗、生理状况、营养需要和生长发育结局有不同影响。使用营养支持喂养的呼吸道疾病患儿,其恢复氧合能力和氧释放量较低,如果加大喂养量,其潮气量、每分通气量、动态顺应性、功能残气量明显下降,而肺助力和氧消耗明显增加。不同的喂养方式对早产儿呼吸系统的营养也有所不同,与鼻饲相比,经口喂养的早产儿,其腹胀、溢乳、呕吐、窒息、吸人性肺炎、吸人性肺炎、呼吸暂停等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另外,一些维生素的缺乏对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危害已有许多资料肯定,如:
对早产儿消化系统的影响
早产儿尤其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消化系统功能不成熟,表现在胃肠动力差、胃肠激素水平低、消化酶含量少且活性低,加上出生后处于应激状态和肠道微生态系统不能正常建立,进一步影响了消化功能。鉴于此种情况,早产儿一旦符合喂养条件,应尽早开始喂养。研究发现更早的开始肠道喂养,能够更好的促进胃肠功能成熟,缩短完全肠内喂养的时间,更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同样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研究也认为出生后尽早的开始胃肠喂养,有利于胃肠功能成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此外,早期微量喂养(<10~15 ml∙kg/d)可促进胃肠蠕动,通过肠膜受体对肠道神经系统的刺激,释放胃肠激素,进而加速胃肠道成熟,改善营养状况,促进体质增长和骨质钙化,并且可以预防感染。也有研究发现,早期微量喂养可降低早产儿长期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危险因素,对相关性胆汁淤积有一定防治作用。此外,早期微量喂养还有助于改善了喂养的耐受性,更快地达到足量喂养,缩短肠外营养的时间,更快地提高血中
营养支持对早产儿神经系统的影响
早产儿由于神经发育不成熟,易于出现各种类型的脑损伤,如严重的脑室周围及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病变等,其原因与围产期多种高危因素有关,可导致神经系统异常,如脑性瘫痪、智力低下、肌张力异常。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均能调节胎儿和产后早期大脑的生长发育,迅速发展的大脑更容易受到营养不足的影响。蛋白质、能量、脂肪、铁、锌、铜、
营养支持对早产儿免疫系统的影响
免疫与营养有一定关系,静脉营养在保障合理营养状况的同时,可使体液免疫指标及补体水平均明显升高。已有研究提出,较高浓度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可增加炎症反应,增加自由基产生以及抑制免疫系统功能。而添加含脂肪酸的鱼油也具有较好的调节免疫功能,可减少机体炎症反应程度。营养物质虽然可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有利于神经元的增殖,但长期肠外营养使胃肠道缺乏食物刺激,导致肠道黏膜上皮绒毛萎缩,肠道激素分泌和肠道动力降低,以致损害肠道黏膜正常结构和功能。此外,母乳喂养也为早产儿提供更好免疫防御,并能调节早产儿免疫功能的发育,降低医院感染、败血症及脑膜炎的发生率。
3. 结论
总结以往的研究报告,我们可以明确早产儿从外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均较足月儿脆弱,并且易发某些疾病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产儿代谢性骨病(MBDP)等,这说明早产儿生理状态较足月儿更脆弱。而以往的研究也已证实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早产儿外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都更加有力,因此重视并做好早产的营养支持是非常必要而且必须的。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