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C是一种少见的全身多器官系统性疾病,与TSC基因突变引起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异常活化有关。近年来,TSC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
由国际TSC共识大会制定的《2012新版TSC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新版指南)(>>点击下载指南)已于近期正式发表。适值中国抗
论坛对2012新版TSC诊疗指南进行深入解读,同时系统介绍了TSC的多器官影像学特征。此外,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分享了各自领域的TSC诊疗病例,并围绕疾病诊断和多学科合作进行了点评和讨论。现整理论坛主要内容呈现。
从2012新版TSC诊疗指南看TSC诊治进展
与1998年改良戈麦斯(Gomez)诊断标准相比,新版指南做出了几项重要调整。在诊断方面,将基因诊断作为一项独立的诊断标准;将TSC临床特征调整为11个主要特征和6个次要特征,其中多项特征需要达到一定标准才能诊断为TSC;诊断级别只保留“确诊”和“可能”,使临床诊断更加简明和精确。在治疗方面,对TSC患者按各个器官做出随访管理推荐,并强调多学科管理的重要性。
新版指南突出了mTOR抑制剂的临床治疗地位,明确推荐其用于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SEGA)、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和
目前已有多项Ⅱ期及Ⅲ期临床研究表明,mTOR抑制剂
新版指南是对近年来TSC诊治管理新进展的总结。作为全球统一的TSC诊疗标准,新版指南对TSC诊疗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必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从影像学表现看TSC的系统性和多样性
TSC可累及多个脏器,影像学表现各不相同。例如,头颅影像学表现为皮层结节、皮质发育不良、SEGA等,而在腹部则表现为AML、囊肿、
TSC的实际影像学表现非常复杂,临床医生需要与影像科医生紧密合作:临床医生应对可能的TSC患者进行全面的多器官影像学检查,而影像科医生在出具影像学报告时也需加强与临床医生沟通,结合临床表现加以鉴别和诊断。
从病例报告看TSC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
四位来自不同科室的专家分别就典型的TSC相关SEGA、AML、癫痫以及LAM病例进行了讲解和讨论。这些患者包含了从婴儿到成年的多个年龄段,因不同的器官症状而就诊,并均伴有其他器官病变。
在诊治过程中均需多学科合作。主要病变所在科室通常起到总协调作用,而其他科室在对TSC其他相关症状的诊治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这体现了TSC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如何加强合作以形成规范的TSC多学科诊治体系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同时,专家们在病例报告中强调了药物治疗的重要性。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可针对TSC病因,同时作用于多个器官,从而起到全面治疗TSC的作用,但用药时机和时长尚不明确,需要将来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本次论坛是国内专门探讨TSC诊治的综合性论坛,来自多个学科的专家齐聚一堂,就新版指南、TSC影像学表现和TSC病例报告进行热烈讨论和精彩点评。
与会专家认为,多学科合作是TSC管理的科学模式,需要逐步完善。而mTOR抑制剂的使用,可针对TSC病因进行全面的系统性治疗。这两方面的发展使TSC正从不治到可治,从单一治疗发展到系统治疗,从而使TSC患者疾病状态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