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想知道应激是否会加重肠道病症的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山东大学微生物学系联合密歇根大学卫生系统的研究者们共同进行的一项新研究给出了答案:问题并不完全出在他们的脑部。(点击阅读文献)
研究者发现,虽然应激并不导致IBS,但是其确实会改变脑-肠相互作用并导致肠道炎症,后者通常导致重度或慢性腹痛、食欲下降和腹泻。
在线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的研究结果显示,应激会抑制一种称为炎性体的重要成分,该成分为维持消化道正常微生物区系所必需,但是益生菌在动物模型中可逆转该效应。
“益生菌通过逆转对炎性体的抑制而阻止应激所造成的影响。” John Y. Kao博士说。“这项研究解释了一种重要机制,可解释应用益生菌治疗IBS有效的原因。”
益生菌是活性细菌,有助于定居于消化道的“有益”的细菌生长,这些细菌可限制病原体、辅助消化及营养吸收,并且可促进免疫功能。
该研究的研究者包括Chung Owyang博士、Gary Huffnagle博士、Vincent Young博士,他们识别出了应激显著改变消化道细菌组成的方式以及益生菌的作用。
维持健康的微生物区系需要结合核苷酸的寡聚结构域蛋白样受体[含热蛋白结构域(NLRP)-6炎性体]的作用。但是在应激时,小鼠实验中发现可产生阻止炎性体发挥作用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抑制炎性体改变了消化道的组成,导致肠道炎症。在该研究中,预先用益生菌治疗可减轻小鼠应激诱导的小肠炎症。
“我们需要更多临床研究以确定最佳益生菌治疗方案。”Kao说,“患者应该开始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改善他们的消化道微生物区系,例如饮食中增加较多的水果和蔬菜,以及寻找减缓压力的方法。”
编译自:"Probiotics Reduce Stress-Induced Intestinal Flare-Ups, Study Finds."Science News.Mar,14,2013.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