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洛替尼延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复发时间
2012-09-12 来源:医脉通
       芝加哥多学科研讨会的胸部肿瘤会议中,一项小型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选择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后加用厄洛替尼特罗凯)辅助治疗,2年的无病生存期超过了90%。

       斯坦福大学的Joel Neal, MD和他的同事表示:这项研究的目标为2年无病生存率(DFS)达86%。厄洛替尼的辅助治疗的出现至少能够作用于微转移,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在治疗过程中只有一例患者复发。最初的36个病人队列基础上已经扩大到100名患者使得能够按疾病分期进行生存分析。

       回顾开展本项研究的一些背景,研究者认为,目前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进行辅助化疗已经显示出生存获益,但是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发生转移。
     
       另外,有EGFR突变的患者对EGFR受体抑制剂有非常“精确的敏感性”。回顾性队列研究数据显示:使用厄洛替尼(特罗凯)或者吉非替尼易瑞沙)治疗EGFR突变的肿瘤患者2年的DFS为89%,而手术后未进行辅助治疗的患者为72%。

       由于上述的临床结果和经验,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单臂II期临床研究,以评估在I-IIIA期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2年DFS。手术后,所有患者开始接受厄洛替尼治疗,持续2年。

       患者前三年6个月进行一次的胸部CT检查,之后一年一次。主要观察终点为DFS,2年的无病生存率目标位86%。总生存和安全性/耐受性是次要观察终点。

       2008-2009年纳入36例患者,中位年龄63岁,四分之三的患者为女性,44%患者有吸烟史。大多数患者(53%)为Ⅰ期,19%为II期,28%为 IIIa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突变分析表明,22例患者有19外显子缺失,13 L858R突变,一个病人L861Q突变。

       中位随访时间2.7年,2年的无病生存率为94%。在数据分析的时候除两名病人外,其余的患者都仍然生存。

       没有预计外的不良反应发生,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89%),腹泻(78%),疲劳(61%),咳嗽(42%),恶心/呕吐(39%),皮肤干燥(39%)指甲变化(36%) ,呼吸困难(28%),脱发(25%),和眼睛不适(25%)。

       3级不良事件包括皮疹(17%),腹泻(3%),疲劳(6%),咳嗽(3%)。皮疹,腹泻,疲劳也导致一些患者的剂量减少。没有病人有4级严重程度的不良事件。

       研究者称,69%的患者完成了90%以上的计划治疗,39%的病人需要降低剂量。

       在分析的时候,12名患者发生疾病进展,其中只有一例患者是在厄洛替尼治疗中发生。进展的这些患者有的完成了2年厄洛替尼的计划治疗而一些没有完成。完成厄洛替尼治疗后发生复发的时间从3个月到24个月不等。

       研究者认为:事实上,大多数患者在停止厄洛替尼后发生复发转移,预示着继续治疗2年以上或许能够持续对患者的保护,防止复发转移的发生。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