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研究为一项国际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旨在探究院前给予新型注射用糖蛋白IIb/IIIa(GP IIb/IIIa)受体抑制剂Zalunfiban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该研究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和欧洲的45个研究中心共招募了2467例持续性缺血性

图1 研究设计
主要有效性终点是采用分层比例优势模型评估的30天时的7项结局(按严重程度从高到低排序):全因死亡、卒中、复发性心肌梗死、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新发
主要安全性终点为根据GUSTO标准判定的严重或危及生命的出血事件,以及出BARC定义的3C级和5级出血。
在研究纳入的2467 例患者中,有853例分配至Zalunfiban 0.11mg/kg 组,818 例分配至Zalunfiban 0.13mg/kg组,796 例分配至安慰剂组。从症状发作到给予Zalunfiban或安慰剂的中位时间为 90-95 min,给药后至PCI的中位时间为50 min。
研究显示,Zalunfiban应用可显著改善主要有效性终点(校正OR=0.79;95%CI:0.65~0.98;P=0.028)。在研究中,Zalunfiban组患者无不良事件的生存率为13.3%,安慰剂组为9.8%,提示绝对风险降低3.5%,需治疗人数(NNT)为29(OR=1.41;95%CI:1.06-1.9;P=0.016)。
表1 主要有效性终点结局发生风险

Zalunfiban组与安慰剂组的GUSTO严重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1.2% vs. 0.8%;P=0.40),BARC 3C级和5级出血发生率亦无显著差异(0.4% vs. 0.5%;P=0.74),但Zalunfiban组的GUSTO轻至中度出血发生率更高(6.4% vs. 2.5%;P<0.001)。
表2 安全性终点发生率

血管造影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Zalunfiban组的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更快(P=0.012)。
研究表明,在STEMI患者中,首次医疗接触时给予Zalunfiban可显著改善介入治疗前梗死相关动脉的通畅性,并降低30天内发生更严重复合分层临床终点的可能性。Zalunfiban与严重或危及生命的出血风险增加无关,但与轻至中度出血风险增加相关。
主要研究者,Arnoud W.J. van't Hof教授指出,Zalunfiban是一款新一代研究性GP IIb/IIIa抑制剂,专门被开发用于促进院前抗血小板治疗并改善冠状动脉再灌注。与P2Y12抑制剂相比,GP IIb/IIIa抑制剂的抗血小板作用更为强效,且其设计使GP IIb/IIIa受体稳定处于非活化构象,从而可能降低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一提的是,该药物的半衰期约1h,在给药后约2h血小板功能即可恢复。
该研究显示,Zalunfiban可显著降低30天内不良有效性终点的发生风险,使无不良终点事件的患者比例提高41%;且并未显著增加严重或危及生命的出血风险。Arnoud W.J. van't Hof教授表示,对于症状持续<4h的疑似STEMI患者,在首次医疗接触时单次皮下注射Zalunfiban,可显著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梗死相关血管的通畅性。
来自布里格姆妇女医院的Elliott M. Antman教授表示,Zalunfiban的设计独具特色,其药代动力学特征及便捷的皮下给药途径,为在首次医疗接触时实现更早治疗创造了条件。由于“时间就是心肌”,因此这一点至关重要。其认为,分层终点的解读或具有一定难度,未来若能明确PCI术前早期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的获益能否转化为长期临床结局的改善,或对Zalunfiban及其临床意义的理解更加深入。总体而言,Antman教授认为Zalunfiban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药物,为验证“早期干预可改善STEMI预后”这一理念提供了可能,其坚信该药物值得进一步探究。
来自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Roxana Mehran教授表示,这是一项非常出色的研究。长期以来,医学界一直对STEMI 患者的预处理效果感到失望,因为往往在接触到患者时已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患者一到医院,就直接被送往导管室);口服P2Y12 抑制剂进行预处理的疗效也不理想,且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该试验结果的发布使作者感到非常兴奋,因为Zalunfiban的给药时机在院前(首次医疗接触时),起效迅速(15min内),且作为一种强效GP IIb/IIIa抑制剂。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了分层终点设计,但从整体来看,若将所有终点综合分析,其总效应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本研究以GUSTO严重出血发生率、BARC 3C级和5级出血为安全性终点,标准较为严格,且两组患者在该终点上并无差异。然而,该研究评估的是单次注射药物的疗效,且研究设计本身并非以结局改善为主要目标,因此要客观看待这一结局。
除此之外,梗死相关血管通畅性数据的意义重大。梗死面积是否会因此缩小?梗死面积的大小是否重要?尚需更多相关数据证实。
参考文献:
[1]Scott Buzby, Richard Smith. Rapid zalunfiban treatment shows promise for suspected STEMI. Healio. November 10, 2025
[2]A. W. J. van’t Hof, C. M. Gibson, et al. Zalunfiban at First Medical Contact for ST-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
[3]Van’t Hof AWJ. LBS.06 Approaches to ischemic heart disease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hospitalization. Presented at: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cientific Sessions; Nov. 7-10, 2025; New Orleans.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