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呼吸经纬,织生命长卷”
医脉通: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诊疗思维的核心是什么?医生应如何整合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和微生物学证据,构建一个高效的早期诊断路径?
谷丽教授
侵袭性真菌病是临床疑难及危重患者诊疗中的一类重要疾病。其诊治核心在于紧密结合宿主因素,并尽快获取病原学诊断依据。
临床实践中,绝大多数条件致病菌感染均存在明确的宿主危险因素。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在询问病史和进行病例分析时,特别重视对患者基础疾病的全面评估。在充分评估宿主因素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积极开展病原学诊断。当前,真菌诊断领域不断涌现新的技术和方法,并已逐步应用于临床。这些进展有助于为患者实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从而获得更好的预后。
医脉通:临床医生应如何根据病原学、当地流行病学和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初始经验性治疗和后续目标治疗的策略?在治疗过程中,监测疗效和调整方案的关键点有哪些?
谷丽教授
侵袭性真菌病是一大类由不同真菌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首先应根据感染部位和患者特点区分可能的真菌类型。通常可将真菌分为丝状真菌和酵母样真菌两大类。
对于
对于真菌性血流感染,则常见病原体为侵袭性念珠菌。此时除进行
对于中枢神经系统
因此,侵袭性真菌病的诊疗需结合感染部位和可能的病原体类型,选择恰当的抗真菌治疗方案。
医脉通:在您看来,要实现精准个体化治疗,我们需要在哪些关键领域取得突破?
谷丽教授
在侵袭性真菌病的治疗中,精准治疗即目标性治疗,其核心在于获得准确的病原学诊断。尽管目前已有一些新的诊断技术应用于临床,但要实现对各类临床相关真菌病原体同时具备高敏感性与高特异性的检测,仍存在显著差距。
当前临床实践中,针对不同真菌病原体获取快速、可靠的诊断方法仍显不足。因此,未来我们亟需发展更加精准、快速的诊断技术体系,以切实助力临床决策,最终使患者受益。
谷丽 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主任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分会常委员
北京医学会感染分会委员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