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ESMO前沿·E重磅 | 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一项针对亚洲多民族人群的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
2025-10-24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尽管一线化学免疫治疗取得了进展,但仍有30%~40%的患者出现疾病复发或难治(R/R)。近年来,复发或难治性患者的治疗手段不断更新,包括CAR-T细胞疗法,可作为挽救性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的替代方案,以及双特异性抗体。然而,目前缺乏亚洲国家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治疗模式与预后的真实世界数据,这限制了对这些新型治疗手段的疗效基准评估。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0年至2022年期间确诊的227例R/R DLBCL患者,主要评估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等预后指标。
大多数患者(174 例,76.7%)为III~IV期;104例(45.5%)患者属于一线免疫化疗原发难治或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复发;患者复发时中位年龄为64.8岁;大部分患者(121例,53.3%)被判定为不适合进行移植(表1)。
表1
原发难治性疾病患者预后最差,中位PFS为2.2个月,中位OS为6.2个月;该群体对二线化学免疫治疗的应答率同样最低,完全缓解(CR)率仅为18.1%。
最终仅44例(19.4%)患者接受移植治疗;与接受移植的患者相比,未接受移植患者的OS和PFS均更差(OS:HR=2.93,95% CI=2.09~4.12,p
29 例患者接受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其中86.2%为不适合移植的患者;该方案多与利妥昔单抗联合使用(即R-GEMOX方案,占比93.1%),此方案常作为新型治疗的对照方案;该方案治疗的CR率为27.6%,中位PFS为4.8个月,中位OS为18.4个月。
目前R/R DLBCL患者的预后仍持续较差。包括双特异性抗体和CAR-T在内的新型治疗手段,或可改善该群体的预后。
参考来源:
Outcomes of relapsed or refractory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Real-world retrospective study on an Asian multi-ethnic population. 2025 ESMO. Abstract: 1293eP.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