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头瘤病毒与疱疹病毒科——皮肤黏膜病变的关键“元凶”
2025-10-17


编者按


病毒感染是诱发皮肤和黏膜出现各类病变的常见缘由,其引发的症状表现丰富多样,小到孤立存在的皮损,大至全身广泛分布的皮疹都可能出现。在众多致病病毒里,人乳头瘤病毒以及疱疹病毒科的成员,是导致皮肤黏膜产生病变的两大主要病原体类别。它们在人群中感染情况较为普遍,并且能够引发从良性组织增生到恶性肿瘤等一系列不同的临床表现。


图片
图片


病毒感染可引发多种皮肤和黏膜表现,从孤立性皮损到全身性皮疹不等。


尽管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尖锐湿疣通常被称为生殖器疣,但上图显示了一名遭受性虐待儿童的口腔部位出现此类皮损。


人乳头瘤病毒会导致皮肤和黏膜的上皮肿瘤形成。目前已检测出超过150种HPV类型。在HPV疫苗问世之前,美国每年约有35万人因生殖器疣就医。大约90%的尖锐湿疣与HPV 6型和11型有关,而这两种类型与恶性潜能无关。



图片
图片


上图所示为寻常疣(verruca vulgaris)(箭头所指处)。


人乳头瘤病毒(HPV)引发的感染十分常见,会导致涉及表皮表面的多种临床表现。这类表现包括寻常疣、掌跖疣(verruca palmaris et plantaris)、扁平疣(verruca plana)、口腔疣、局灶性上皮增生以及疣状表皮发育不良。


图片
图片


疱疹性瘭疽(括号内所示)是一种疼痛剧烈的手部感染,累及一根或多根手指,通常末节指骨会受到影响。人类疱疹病毒1型(HHV-1,也被称为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是约60%疱疹性瘭疽病例的致病病原体,而HHV-2(也被称为HSV-2)则引发其余40%的病例。


图片
图片



上图显示的是由人类疱疹病毒(HHV)引起的口腔水疱(箭头所示)。


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偶尔会在口腔内被观察到;它通常仅累及口腔内的角化组织(与骨相连的黏膜组织),例如牙龈或硬腭,会引发原发性疱疹性龈口炎或口腔疱疹。由于水疱通常会迅速破裂,临床医生可能会看到小的簇状溃疡。HSV-1会进入潜伏状态,且可能周期性复发,表现为常见的唇疱疹。


目前已知人类疱疹病毒有八种类型。


图片
图片



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会引发生殖器疱疹(如图所示),偶尔也会导致口腔疾病,其临床表现与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相似。和HSV-1一样,目前尚无治愈方法,治疗通常以支持性护理为主。不过,抗病毒药物能够减少发病次数,还可帮助更快地缓解症状。


图片
图片



人类疱疹病毒3型(HHV-3),也被称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会引发原发性感染水痘(如图所示)以及继发性再激活疾病带状疱疹(shingles)。水痘疱疹可呈现出起疱、破溃、干涸或结痂的不同阶段。由于在儿童群体中使用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疫苗,如今水痘已不常见。儿时患过水痘的成年人,日后存在因病毒再激活而发生带状疱疹的风险。


图片
图片


带状疱疹(上图所示)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再激活后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大多数带状疱疹病例发生在成年人中。患者通常会先出现前驱症状,如疼痛、瘙痒、灼痛和/或感觉异常。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沿单个皮节会出现红斑性斑疹和丘疹(如图所示)。随后这些皮损会发展为水疱,最终结痂并愈合。


眼带状疱疹属于医疗急症。这种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累及三叉神经的眼支,占所有带状疱疹病例的10-25%。再激活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能会沿着眼支扩散至鼻睫神经(Hutchinson 征),而鼻睫神经支配着鼻尖和眼球表面。



图片
图片



拉姆齐-亨特综合征(Ramsay Hunt syndrome),即耳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的再激活所致,会累及面神经(第Ⅶ对脑神经)。第Ⅴ、Ⅵ、Ⅷ和Ⅸ对脑神经也可能受累。患者最初会主诉耳部深处的疼痛,且疼痛会放射至耳廓。随后,感染会导致外耳(如图所示)以及同侧舌前三分之二和软腭出现水疱与溃疡。


图片
图片



人类疱疹病毒4型(HHV-4),也被称为 Epstein-Barr 病毒(EBV),会引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如图所示),通常被称为“单核细胞增多症”或“接吻病”;它还与其他多种疾病相关,包括免疫增殖性疾病和鼻咽癌。HHV-4会在免疫抑制患者中引发口腔毛状白斑。


人类疱疹病毒5型(HHV-5),也被称为巨细胞病毒(CMV),会引起唾液腺和其他组织的原发性感染,且被认为存在慢性感染形式。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中,CMV 可导致慢性黏膜溃疡,以及严重的并发症(如肝炎、白细胞减少症、肺炎和死亡)。


图片
图片


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可在CD4+T淋巴细胞中引发急性感染,会导致幼儿急疹(第六病,如图所示)。这是一种影响幼儿的发热性疾病,可能表现为斑疹或斑丘疹。据信,在部分宿主中,它会在唾液腺组织中慢性持续存在。口腔排毒可能是疾病传播的途径。


原发性人类疱疹病毒6B型(HHV-6B)感染通常发生在婴幼儿中,是6-24个月大儿童发热性惊厥的最常见原因。


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已从健康成人的唾液中分离出来,在母乳中也被检测到,且被认为是幼儿急疹和儿童热性惊厥的另一个病因。



图片
图片


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与卡波西肉瘤(其特征为紫罗兰色至棕色的斑片、斑块和结节,如图所示),以及体腔淋巴瘤和卡斯尔曼病相关。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在所有类型的卡波西肉瘤(包括流行性和地方性类型)中均已鉴定出HHV-8基因组序列,这强烈表明这种DNA病毒具有致病作用。HHV-8可通过性接触和唾液接触传播。


综上所述,人乳头瘤病毒和疱疹病毒科是引发皮肤黏膜病变的重要病原体群体。它们不仅会导致常见的良性增生以及水疱性疾病,部分病毒类型还和恶性肿瘤存在关联。充分了解这些病毒的临床表现、传播途径以及潜在风险,对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有效管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https://reference.medscape.com/slideshow/viral-skin-6002995#1-11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图片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