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耐药(AMR)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抗菌药物过度与不恰当使用,消杀剂的大范围大量使用,无疑增加了耐药风险。但除抗生素外,非抗生素药物(NAMs)(如利尿剂、他汀类药物、质子泵抑制剂等)的使用,也被证明与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升高有关。
近期,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常用的非处方药可能会导致老年患者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相关内容刊发在 NPJ Antimicrob Resist 上。
NAMs 可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发展产生直接和/或间接的影响,一些 NAMs 具有直接抗菌活性,如他汀类药物。其他 NAMs,如某些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以促进交叉耐药的发展。为了评估 NAMs 促进 AMR 发展的倾向,研究者调查了 9 种药物:
研究者主要研究了 9 种 NAMs 和 2 种 NAMs 组合剂两种大肠杆菌分离株的突变频率的影响,将分离株暴露于预期肠道浓度的非抗生素药物以及环丙沙星,培养 48 小时,然后通过全基因组测序评估 NAMs 诱导突变体的抗菌药物敏感性和所观察到的耐药性机制。
研究者发现,暴露于非抗生素药物并没有影响大肠杆菌细胞的生长——这是预期的结果。但发现暴露于环丙沙星后,细菌的生长速度和最大细胞密度受到“明显影响”,并且添加非抗生素药物可以保护细菌细胞免受环丙沙星的负面生长影响。
已经证实亚抑制浓度的抗生素可以促进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和传播。同样,NSAIDs,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已被证明通过增加 AcrAB-TolC 外排泵表达,在高浓度(5 - 10 mM)诱导抗生素耐药性;频繁接触抗抑郁药如
研究结果显示,两种常用的止痛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可以通过肠道相关浓度的突变显著增加大肠杆菌菌株BW25113和大肠杆菌6146的抗生素耐药性。双氯芬酸和呋塞米,也会增加突变频率。然而,其他药物如替马西泮、曲马多和伪麻黄碱对大肠杆菌 BW25113 和大肠杆菌 6146 的突变频率影响很小。虽然已知环丙沙星与含有金属阳离子或
该项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用于缓解疼痛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当与环丙沙星联合使用时,不仅显著增加突变频率,而且还赋予多重抗生素耐药性。双氯芬酸和呋塞米等其他药物也导致突变频率增加和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升高。虽然两种 NAMs 诱导的突变频率对突变频率的增加没有协同作用,但由于突变率的增加和随后的突变积累,在突变体中观察到高水平的环丙沙星耐药性。
综上,任何服用多种慢性疾病药物的患者在需要服用抗生素时都有潜在风险。而老年人群更有可能服用多种药物并频繁使用抗生素,这突出了医师在具开处方时考虑药物组合的必要性。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