铋剂四联疗法(BQT)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方案。然而,抗生素耐药率的日益增加正在削弱其疗效,同时相对较多的不良事件也降低了其耐受性。益生菌通常被用作辅助制剂,以期改善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但其与BQT联合使用时的具体作用效果尚未完全明确,尤其是缺乏不同种类益生菌相对疗效的证据。
近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时永全教授团队发表了一项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研究,以评估益生菌是否能够提高BQ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
•益生菌辅助治疗可使BQT的幽门螺杆菌总体根除率由78.6%提升至85.5%;
•仅当益生菌与抗生素同时服用时根除疗效显著提升;在BQT结束后延长益生菌使用时间,或在BQT开始前进行益生菌预处理,均未带来额外获益;
•联合益生菌的BQT(PBQT)可使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一半,特别是显著减少了
研究系统检索了截至2024年11月发表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上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纳入的研究比较了PBQT与标准BQT在
研究共纳入19项RCT研究,涉及2973例患者。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独使用BQT相比,PBQT可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合并比值比[OR]=1.49,95%置信区间[CI]:1.20-1.85;P=0.0004),且异质性较低(I²=0%)。
图2 PBQT与BQT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森林图
亚组分析显示:
•布拉氏酵母菌(OR=1.62;P<0.05)和多菌株益生菌混合制剂(OR=1.66;P<0.05)均显著提高了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益生菌与抗生素同时服用可产生显著获益(OR=1.48,95% CI:1.14-1.92;P=0.003);
•在初次治疗(OR=1.48;P=0.003)及≥18岁患者人群(OR=1.47;P=0.005)中,PBQT疗效更优;
•地区亚组分析显示,在东亚地区开展的研究中PBQT的根除率显著提高(OR=1.66;P=0.003);
•抗生素特异性亚组分析表明,在含
在安全性方面,PBQT组的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BQT组(OR=0.44,95% CI:0.27-0.70,P=0.0006),尤其是腹泻(OR=0.33,95% CI:0.21-0.52,P<0.00001)和恶心(OR=0.29,95% CI:0.11-0.79,P=0.02)。
图3 PBQT与BQT不良事件比较森林图
在BQT基础上联合益生菌,尤其是布拉氏酵母菌或多菌株益生菌混合制剂,可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效,并降低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PBQT是对当前一线治疗方案的切实优化,研究结果支持将其纳入临床实践以改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治疗结局。
这项研究不仅肯定了益生菌作为BQT辅助治疗的价值,更重要的是细化了临床应用方案,指明了应选择何种益生菌、在何时使用,从而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清晰、有效的决策依据。研究结果明确表明,布拉氏酵母菌和多菌株混合制剂能显著提高根除率,而单一的乳杆菌或双歧杆菌则未显示同等效益。这提示我们,益生菌的辅助作用具有菌株特异性和协同效应,临床选择不应一概而论,而应优先采用有坚实证据支持的菌种。
时永全 教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副主委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心身协作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高原消化协作组副组长
•陕西省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副会长
•陕西省医学会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