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露,李春艳,李明江,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女性慢性盆腔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是一种临床常见且易被忽视的生殖健康疾病,影响着5.7%~26.6%的全球女性,容易引起女性的心理和生理衰弱[1]。CPP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由妇科、胃肠道、泌尿系统、肌肉骨骼、神经系统和心理社会疾病等因素相互作用引起[2]。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将CPP定义为非周期性的感觉源自盆腔器官或结构的疼痛症状,通常持续6个月以上或周期性疼痛伴有显著的认知、行为、性和情感后果[3]。目前CPP的病因主要分为器官性疾病、神经肌肉骨骼异常及心理社会因素3大类。引起CPP最常见的妇科疾病包括
1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
IC/BPS是指在没有感染或其他可识别原因的情况下,与下尿路症状相关的疼痛、压力或不适,持续时间超过6周。其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盆腔或全身疼痛、排尿困难及因情绪焦虑等引起的生活质量下降,以女性常见[4]。IC/BPS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尚未有统一的诊断标准[5]。IC/BPS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慢性炎症、病毒感染、尿路上皮功能障碍、感觉神经增生、淋巴
IC/BPS的诊断评估应包括全面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确定症状和体征,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症状;诊断需要符合症状持续至少6周且
当诊断不明确时,应进行
IC/BPS治疗方法可分为膀胱内治疗和膀胱外治疗2种。膀胱内治疗包括膀胱内灌注药物、膀胱治疗性水扩张、膀胱内药物注射、干细胞治疗、
IC/BPS的常见鉴别诊断包括
2肠易激综合征征
IBS是一种常见的肠脑相互作用的慢性胃肠道疾病,在没有结构、炎症或生化异常的情况下,以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11],其发病率为4%~21%[12]。IBS根据排便习惯的改变可分为4种临床类型:
IBS的临床表现包括:(1)慢性、复发性或发作性症状,包括腹部疼痛,通常被描述为抽筋,可能会因饮食或情绪压力而恶化,排便有时能缓解不适症状。(2)排便习惯改变,包括腹泻、便秘、腹泻和便秘交替。(3)排便不尽感,直肠紧迫感,腹胀,排便时排出透明或白色黏液,胃肠胀气。(4)可能有其他胃肠道症状(如
IBS的诊断依据是病史、体格检查以及排除器质性疾病的筛选试验。目前较为常用的诊断标准为罗马Ⅳ标准。在过去3个月内,每周至少1 d反复出现腹部不适,并伴有以下至少2项症状:(1)与排便有关。(2)排便频率改变。(3)大便形态改变。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16]。IBS的常见鉴别诊断包括
IBS的治疗原则包括:(1)
IBS易与导致CPP的妇科疾病相混淆,但从临床症状以及相关检查也不难鉴别。妇科疾病症状多随月经周期变化,IBS通常与月经无关。腹痛伴有异常阴道流血、性交痛、异常分泌物提示妇科问题可能性大,腹痛伴有排便习惯改变更倾向IBS。IBS无器质性病变,妇科疾病可通过影像学或活检发现异常。
3炎症性肠病
IBD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进展性肠道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CD,具有高复发性、高异质性、难以治愈等特点,给患病人群造成严重的身心损害[17]。尽管IBD的病因尚不明确,但一般认为与免疫失调、遗传、环境、肠道微生态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18]。
UC多表现为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左下腹痛,病变的特征是局限于结肠的黏膜炎症反复发作;通常累及直肠,可局限或向近端延伸。UC的肠外表现可包括外周关节病、眼部疾病(如巩膜炎、葡萄膜炎)、皮肤病(如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和
IBD的诊疗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多学科合作和个体化治疗,其短期治疗目标是缓解临床症状和黏膜修复,长期治疗目标是维持缓解、预防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根据病变部位、严重程度、既往治疗反应制定方案。IBD的治疗方法包括:(1)药物治疗,包括氨基
IBD和妇科疾病都是常见的腹痛原因,但它们引起的腹痛有一些区别,主要体现在疼痛的性质、伴随症状以及与生理周期的关系等方面。IBD引发的腹痛往往是痉挛性的或阵发性的,多位于下腹中部。疼痛可能会随着炎症的加剧而加重,且可能伴有腹泻,大便中可能带有脓血。妇科疾病引起的腹痛类型多样,可能与生理周期有关。IBD可能伴有腹泻、体重减轻、
4精神社会因素
精神社会因素在各种疼痛中均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疼痛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器质性疾病可以同时合并神经肌肉疼痛及精神社会因素[22]。情绪性腹痛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腹痛,也是躯体化障碍的一种症状表现,表现为持续或频繁发作的下腹疼痛,常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23]。这类精神社会因素常通过“脑-肠轴”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巨大的压力会抑制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同时引起体内会分泌大量的皮质醇激素,进而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蠕动异常,引发腹痛腹胀等不适。长期的心理压力还可能通过影响肠道微生态平衡,使有害菌群增多,从而加剧腹部不适。既往研究表明,
精神社会因素引起的腹痛应首先排除器质性疾病,但很多患者以及临床医生很难意识到精神因素引起腹痛的可能性,造成临床误诊误治。妇科疾病引起的腹痛多有明显的阳性体征,或与月经相关联。当出现腹部胀痛不适,并且无法通过常规检查找到病因时,不要忽视心理健康的作用。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识别心理压力、心理疏导、放松训练、健康的生活方式、社会支持、必要时由心理科给予药物辅助治疗。
5其他因素
CPP病因复杂,引起CPP的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包括膀胱肿瘤、泌尿系统慢性感染性疾病、女性尿道综合征、泌尿系统结石和膀胱功能紊乱等[25-27]。引起CPP的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慢性
综上所述,CPP病因复杂且诊治棘手,涉及多个学科,包括妇科、泌尿科、消化科、疼痛科、心理科等。妇科医生除了熟悉引起CPP的妇科疾病,还需了解引起CPP的非妇科疾病的临床特点,避免误诊误治。疑难的CPP建议进行多学科会诊。CPP需充分评估、全面认识才能够对其给予准确有效的诊疗,怀疑非妇科疾病引起CPP时需及时转诊。
利益冲突 本文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张露:查阅文献、撰写文稿;李明江:写作指导、文稿修改;李春艳:写作构思、终稿审核
参考文献略
来源:张露,李春艳,李明江.女性慢性盆腔痛非妇科常见疾病的识别与管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5,41(8):810-813.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