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诊治指南发布!30条推荐意见一览
2025-09-09 来源:医脉通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是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重要病因,亦可引起认知障碍和痴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诊治指南(2025版)》基于现有证据就相关筛查、诊断、评估及治疗方法和策略提出30条推荐意见。


图片


影像学评估


推荐意见1:对于年龄≥40岁且伴有多种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代谢综合征等)的社区人群,可首选经颅多普勒(TCD)、经颅彩色双功能超声(TCCD)进行颅内动脉狭窄的筛查,也可应用时间飞跃法MRA(TOF-MRA)对颅内动脉进行检查,检出狭窄并进行狭窄程度评估。(2a级推荐,B‑NR级证据)


推荐意见2:对于无症状性ICAS(asICAS)患者,不建议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价。(3级推荐,C‑EO级证据)


推荐意见3:DSA是评估颅内动脉管腔狭窄的金标准。CT 血管造影(CTA)对于>50%狭窄及闭塞的评估与DSA一致性较好。对于TOF‑MRA显示重度狭窄的sICAS患者,如果涉及到治疗策略的选择,推荐进一步应用CTA或DSA明确血管的狭窄情况。(2a级推荐,B‑NR级证据)


推荐意见4:对于无创影像评估已明确诊断且不涉及治疗策略选择的症状性ICAS(sICAS)患者,不需进一步DSA评价。(3级推荐,C‑EO级证据)


推荐意见5:针对病因不明确的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推荐应用MR‑IVWI平扫+增强成像帮助进行颅内动脉狭窄的病因鉴别,尤其是青年卒中、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少、存在其他系统性疾病的患者。(2a级推荐,B‑NR级证据)


推荐意见6:针对明确诊断的sICAS患者,如需评价脑组织血流灌注情况,可应用CTP或MR 灌注成像(PWI)。(2a级推荐,B‑R级证据)


推荐意见7:针对明确诊断的sICAS患者,如需评价侧支循环状态,可应用MRA、CTA或DSA检查评估。对于无法应用对比剂成像的患者,可应用TOF‑MRA或TCD方法进行评估。(2a级推荐,B‑NR级证据)


推荐意见8:已接受目前指南推荐的规范药物治疗的sICAS患者,推荐以年度为单位进行影像随访,首选无创性影像检查TCD或TOF‑MRA。(2b级推荐,C‑LD级证据)


推荐意见9:接受血管内治疗的sICAS患者,可按照临床要求进行定期随访,基线与随访影像推荐应用同一影像方法以保证一致性和可比性。(2b级推荐,C‑LD级证据)


推荐意见10:应建议有安全运动能力的sICAS患者至少进行适度的体育活动,以减少复发性卒中和血管事件的风险。(1级推荐,B‑NR级证据)


ICAS患者的生活方式管理


推荐意见11:建议有安全运动能力的asICAS患者每周至少进行150 min的中等强度体育活动,或等效组合的活动,以降低首次卒中的风险。(2a级推荐,C‑EO级证据)


推荐意见12:建议ICAS患者调整饮食习惯,可适当增加蔬菜、水果、豆类、谷物、鱼类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2a级推荐,C‑EO级证据)


推荐意见13:对于仍在吸烟的ICAS患者,建议戒烟以降低卒中风险。(1级推荐,C‑EO级证据)


药物治疗


推荐意见14:对于asICAS患者,目前尚无明确证据支持阿司匹林用于首次卒中的预防。(3级推荐,B‑R级别证据)


推荐意见15:对于重度sICAS(70%~99%狭窄)患者,推荐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21~90 d,此后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单药可作为长期二级预防用药。(1级推荐,B‑NR级证据)


推荐意见16:对于存在中度(50%~69%狭窄)ICAS 的轻型缺血性卒中或高风险TIA(ABCD2 评分≥4分)患者,发病72 h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21 d,后改为氯吡格雷单药治疗是合理的。(2a级推荐,B‑NR级证据)


推荐意见17: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用于治疗sICAS 可能是合理的。(2b 级推荐,B‑R级证据)


推荐意见18:对于asICAS患者,建议参照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降脂治疗,接受他汀治疗以降低首次卒中的风险。(1级推荐,A级证据)


推荐意见19:对于sICAS患者,推荐将LDL水平至少控制在1.8 mmol/L 及以下且将LDL水平降低50%及以上,以降低卒中和心血管事件风险。(2a级推荐,B‑R级证据)


推荐意见20:推荐给予高强度他汀治疗,需要时联合依折麦布。在最大耐受他汀类药物和依折麦布治疗后重新评估血脂水平和安全问题,如未达到LDL目标,推荐加用PCSK9抑制剂治疗。(2a级推荐,B‑NR级证据)


推荐意见21:对于asICAS患者,生活方式干预联合降压治疗以达到<130/80 mmHg的目标血压用于预防卒中可能是合理的。(2b 级推荐,B‑NR 级证据)


推荐意见22:对于sICAS患者,长期血压目标为<140/90 mmHg,以减少复发性卒中和血管事件的风险。(1级推荐,B‑NR级证据)


推荐意见23:asICAS 或sICAS 伴糖尿病的患者,推荐血糖控制靶目标为HbA1c<7%。(1级推荐,B‑R级证据)


血管内治疗


推荐意见24:对于asICAS 或轻中度狭窄(<70%)的sICAS,不推荐血管内治疗。(3 级推荐,B‑NR级证据)


推荐意见25:对于药物治疗无效且合并持续低灌注的重度(70%~99%)狭窄sICAS患者,排除单纯穿支病变梗死,可考虑血管内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根据病变特征,选择不同血管内治疗方式,如单纯球囊扩张、球囊扩张支架、自膨式支架、DES和DCB。(2b级推荐,B‑R级证据)


推荐意见26:相较于支架,单纯球囊扩张治疗具有良好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对于复杂狭窄病变,可作为血管重建首选,需注意围手术期并发症预防和远期再狭窄风险。(2a级推荐,B‑R级证据)


推荐意见27:对适合介入治疗的sICAS患者,介入治疗在合适的手术时间窗(通常≥21 d)内进行,围手术期的并发症风险可降低。(2b 级推荐,C‑LD级证据)


推荐意见28:DES可显著降低ISR率,DCB 在操作简便性方面具有潜力,建议在特定患者中合理选择并开展进一步研究。(2b级推荐,B‑R级证据)


患者的依从性行为管理


推荐意见29:推荐加强sICAS患者的依从性行为管理,制定有计划的门诊随访安排,提高多模式二级预防策略的依从性。(2a级推荐,B‑R级证据)


其他治疗


推荐意见30:长期的RIC干预可能降低sICAS患者的卒中复发风险,但其效果与患者的依从性密切相关。(2b级推荐,B‑NR级证据)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