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详细介绍托瑞米芬片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旨在帮助患者和临床医生更全面地理解这一药物,为抗击乳腺癌提供重要支持。
枸橼酸托瑞米芬片(
Pharmacology
a 化学结构式
b 性状&规格
>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片。
> 规格:60mg(以托瑞米芬计)。
c 药理
> 托瑞米芬是一种非类固醇三苯乙烯衍生物。托瑞米芬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可能产生雌激素活性或抗雌激素活性,或上述两种活性,其取决于给药的持续时间、动物种属、性别、靶器官或选择的终点。通常,非类固醇三苯乙烯衍生物在大鼠和人体中主要产生抗雌激素作用,在小鼠中主要产生雌激素作用。大鼠中,托瑞米芬可导致二甲基苯丙蒽(DMBA)诱发的乳腺肿瘤消退。认为托瑞米芬在乳腺癌中的抗肿瘤作用主要由其抗雌激素作用所致,通过与雌激素竞争结合位点从而阻断肿瘤中雌激素刺激生长的作用。
乳腺癌适应证
Breast Cancer Indications
> 适用于治疗
剂量与给药方式
Dosage & Mode of Administration
a 推荐剂量
> 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1片(60mg)。
b 用法用量
> 肾功能不全患者:不需调整剂量。
> 肝功能损害者:应谨慎服用托瑞米芬。
动力学特征
Kinetics
a 吸收
> 托瑞米芬口服后被迅速吸收。3小时(介于2-5小时)内血清达峰浓度。进食对吸收无影响但会使峰浓度延迟1.5-2小时出现。进食引起的变化无临床意义。
b 分布
> 第一相(分布)半衰期为4(介于2-12)小时,第二相(排泄)半衰期为5(介于2-10)天。由于缺少静脉给药的研究,体内基本分布数据(全身清除率CL及分布容积V)无法估计。托瑞米芬与血清蛋白(主要是白蛋白)大量结合(>99.5%)。每日口服托瑞米芬剂量在11-680mg内,,血清托瑞米芬药代动力学呈线性。推荐剂量每日60mg的平均稳态托瑞米芬血清浓度为0.9(介于0.6-1.3)μg/ml。
c 代谢
> 托瑞米芬被广泛代谢。人血清中主要代谢产物为N-去甲基托瑞米芬,平均半衰期为 11(介于4-20)日。其稳态浓度约是母药的二倍。具有相似的抗雌激素作用,但不如母药抗肿瘤作用强。其与血清蛋白结合比托瑞米芬更为广泛(>99.9%)。人血清中检测出三种次要代谢物:去氨基羟基托瑞米芬、4-羟基托瑞米芬、和N,N-二去甲基托瑞米芬,但由于浓度低,因此不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d 排泄
> 托瑞米芬主要以代谢物从粪便中排出。可有肝肠循环。口服量约10%以代谢物的形式从尿中排泄。由于排泄缓慢,血清中的稳态浓度需4至6周才可达到。
e 患者特点
> 用推荐剂量每日60mg时,临床抗肿瘤疗效与血清浓度无正相关关系。尚无关于多种样式代谢数据。托瑞米芬在人体中代谢已知的复杂酶系为细胞色素P450依赖肝混合功能氧化酶。主要代谢途经为由CYP3A酶诱导的去甲基化。
注意事项
Precautions
a 延长
> 托瑞米芬已被证明在一些患者呈剂量相关的方式延长心电图QTc间期。研究发现,女性往往比男性有更长基线QTc间期,可能对延长QTc间期药物比男性更敏感。年老患者也可能对药物相关的QT间期作用更易受影响。托瑞米芬要谨慎用于患有持续不断的心率失常者,例如急性心肌缺血或QT间期延长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增加心室
b 心律失常
> 在托瑞米芬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心律失常的症状或体征,停药复查心电图。如果QTc间期大于500ms,不应使用托瑞米芬。
c 妇科疾病
> 治疗前进行
> 已经报告有贫血、白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使用托瑞米芬时应当监测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计数。
e 肝损害
> 托瑞米芬已经报告有肝伤害,包括肝酶升高(>10倍正常上限),
f 血栓性疾病
> 既往有血栓性疾病历史的患者一般不接受托瑞米芬治疗。
g 心功能不全及
> 对非代偿性心功能不全及严重心绞痛患者要密切观察。
h 骨转移
> 骨转移患者在治疗刚开始时可能出现高血钙症,对这些患者要观密监测。
i 运动员
> 运动员慎用。
j 乳糖不能耐受
> 托瑞米芬片每片含30mg乳糖。患有罕见的遗传性半乳糖不能耐受症者,拉普乳糖酶缺乏症或
禁忌证
Contraindications
> 禁用于已知对托瑞米芬及药片中任何一种辅料过敏者。
> 临床前和人体试验显示接触托瑞米芬时心脏电生理改变以QT间期延长的形式表现。
> 鉴于药品安全原因,托瑞米芬禁用于:
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有证明的QT间期延长者
电解质紊乱,特别是顽固性低血钾症
临床相关的心动过缓
临床相关的伴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
既往有心律失常症状者
> 托瑞米芬不能与其他延长QT间期的药物联用。
【药物小结】
托瑞米芬片是治疗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受体阳性/或不详的转移性乳腺癌中常见的治疗药物之一,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该药物也在积极探索更多联合疗法,致力于为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多希望和更优治疗效果。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