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凌霄,丛 青,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产科
1 子宫颈癌筛查人群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之间存在差异,且不断更新。WHO建议30岁以上女性进行子宫颈癌筛查,但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建议24~25岁开始。在我国,HPV感染的高峰出现在17~24岁和40~44岁,故建议25岁女性开始子宫颈癌筛查,或在初次性生活后3年开始。大部分国家推荐选择64~65岁作为子宫颈癌筛查终止年龄,建议我国筛查终止年龄为65岁,但需既往有充分的阴性筛查记录(即过去10年内连续3次细胞学筛查均正常,或连续2次的HPV筛查或联合筛查均正常,且最近1次筛查在5年内完成),并且无子宫颈癌前病变或子宫颈癌病史等高危因素。对年龄大于65岁的女性,如从未接受过子宫颈癌筛查、65岁前10年无充分阴性筛查记录、有临床指征者,如异常阴道流血、既往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病史等,仍应进行子宫颈癌筛查[6]。
2 子宫颈癌筛查技术
从1941年巴氏
2.1 HPV检测 目前已知HPV有200余种分型,其中低危型HPV(HPV6、11、42、43、44型)可引起低级别上皮内病变等良性病变;HR-HPV(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型)具有HPV相关性致癌基因,导致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子宫颈癌。全球范围新增的子宫颈癌中,HPV16型和HPV18型占71%,HPV31、33、45、52和58型占19%。伴随着人类对子宫颈癌病因的认识,世界各国子宫颈癌筛查主流从细胞学检测(基于子宫颈脱落细胞形态学)进入到HPV检测(基于子宫颈癌病因学)。HR-HPV
2.2 细胞学检查 子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子宫颈细胞学的变化,包括细胞核形态、结构的异常以及细胞质的改变。根据制片技术分为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和液基细胞学检查。早期使用的巴氏5级诊断系统:Ⅰ级为正常细胞学;Ⅱ级为不典型细胞学,无恶性证据;Ⅲ级为可疑恶性;Ⅳ级为高度可疑恶性;Ⅴ级为确切恶性[10]。这一分类方法无法与组织学相对应,也不分肿瘤类型。目前规范的子宫颈细胞学诊断术语为细胞学伯塞斯特分类系统(the Bethesdasystem,TBS)报告术语,分为: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细胞(negative for intraepithelial lesion or malignancy,NILM);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ASC),包括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 US)和不能排除HSIL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squamous cells-cannot exclude HSIL,ASC-H);鳞状上皮内病变包括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和HSIL、
2.3 联合筛查 细胞学检查的特异
2.4 醋酸染色肉眼观察 醋酸染色肉眼观察无需特殊的检测设备,用3%~5%醋酸浸泡的棉球涂抹整个子宫颈,约1 min后观察子宫颈鳞柱交界处及子宫颈外口反应情况,根据醋酸白上皮的厚薄、边界、轮廓、是否有镶嵌以及消失的快慢做出初步诊断,检查结果一般分为醋酸染色肉眼观察阴性、醋酸染色肉眼观察阳性和可疑癌。该检测方法通过快速诊断,大大提高其筛查覆盖率和成本效益,但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不高,适合医疗资源匮乏的低收入国家和地区[14]。2.5 其他筛查技术 随着表观遗传学、细胞免疫学等技术的发展,除上述几种初筛方法外,现临床上还存在其他筛查技术,如子宫颈细胞p16/Ki-67双重染色检测、DNA甲基化检测、HPV基因整合检测、实时光电检测方法等。此类技术作为新兴的子宫颈癌筛查手段,可弥补现行子宫颈癌筛查方法的不足,但多作为HPV阳性患者的分流手段,降低阴道镜转诊率,避免了过度治疗和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焦虑。
3 我国子宫颈癌初筛方法
我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推荐将HR-HPV核酸检测作为初筛的首选方法。所采用的HR-HPV核酸检测方法及试剂须经国内外权威机构认可,并通过临床验证。在资源受限、暂不具备HR-HPV核酸检测条件的地区,可选用细胞学检查作为替代筛查方法,此类地区应积极创造条件,待条件具备后,应过渡至基于HR-HPV核酸检测的初筛方案。HR-HPV核酸检测与细胞学联合筛查用于医疗卫生资源充足地区、机会性筛查人群以及临床指征或高风险的特殊人群。针对25~64岁女性的筛查策略推荐:首选每5年1次的HR-HPV核酸单独检测,或每5年1次HR-HPV核酸检测与细胞学联合筛查;或每3年1次单独细胞学检查。对于高风险女性(初始性行为年龄过早、多个性伴侣、患有性传播疾病等),建议提前筛查,并适当缩短筛查间隔。
根据WHO的定义,65岁以上人群界定为老年人,由于中国HPV疫苗上市时间较短,当前中国老年女性群体普遍均未接种HPV疫苗。由于
4 国外子宫颈癌初筛方法
2020年美国癌症协会(ACS)和美国阴道镜和子宫颈病理协会(ASCCP)发布了子宫颈癌筛查指南,建议女性25岁开始首选每5年进行1次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的HPV分型检测,次选每5年行1次联合检测或每3年行1次单独细胞学检测。对于所有HPV初筛为阳性的患者,无论HPV的分型,均建议进行细胞学的分流检测,并基于此次筛查结果和既往筛查史(包括未知史)进行风险评估,必要时
总之,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不足等多方面原因,国内子宫颈癌筛查管理仍存在诸多困境,主要有HR-HPV阳性人群数量庞大、细胞学检查质控不足等,本文通过对子宫颈癌初筛的方法进行总结,旨在为医疗人员在进行筛查工作时提供参考依据,实现规范化管理,提升子宫颈癌防控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略。
来源:罗凌霄,丛青.子宫颈癌初筛方法及选择[J].实用妇产科杂志,2025,41(07):529-532.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