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口服药物研发数量的持续增加以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口服抗肿瘤药物(OACDs)的可及性逐步提高[1]。因此,社区药房在患者的药物管理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围绕社区药房在药物分发与管理中的关键作用,系统梳理其在保障用药安全、提高患者依从性、提升治疗效果中所承担的关键职能,以飨读者。
社区药房在OACDs安全使用与管理中的角色及应对策略
近年来,随着抗肿瘤口服药物的不断开发,其应用范围也在持续扩大,可及性也不断提高[1]。社区药房在此类药物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通过优化药物使用和提高患者依从性来改善药物疗效和生存结局。然而,社区药房的管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药物治疗管理知识技能待提升及职责划分不清晰[2-3]。因此,OACDs的安全使用和管理不仅需要社区药房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还需建立相应的支持系统,从而确保患者获得高质量的药物管理。
针对上述问题,相关机构和组织已开发出一系列系统、流程并制定了针对性策略。在规范化培训层面,为解决社区药房工作人员指导有限、职责不清及知识技能不足的问题,加拿大 Cancer Care Nova Scotia(CCNS)支持开发了一套特定药物工具并投入应用,助力规范社区药房药师的工作流程、明确职责,为保障OACDs安全使用提供的具体指引(图1)[2]。同时,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与国家社区肿瘤学分发协会(NCODA)合作制定的循证标准,也强调了为接受OACDs的门诊患者提供安全、高质量支持的重要性[4];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专业药房工作组也指出,社区药房工作人员应具备肿瘤学的专业知识,并接受培训[3],这有助于明确其职责并提升专业能力。
图1 口服抗肿瘤治疗用药流程图[2]
在用药安全方面,为确保社区药房工作人员的规范操作,制定安全处理标准以及定期开展培训和安全检查是不可或缺的。除了上述提到的CCNS开发的工具外,加拿大安全用药实践研究所也提出了指导建议,指出“社区药房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自我评估,确保遵守安全处理药物的标准[1]“。
社区药房与专科药房在OACDs用药管理及患者教育中的角色与实施路径
在肿瘤治疗领域,OACDs的安全应用与管理效能,既与药物分发全流程的规范化实施,也同患者的教育引导及依从性管理息息相关。
分发药物前,社区药房工作人员需明确患者必须了解的信息:药物名称、剂量、服药时间表,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方法,针对孕妇等特殊人群,还要提前准备好风险提示[2,4]。这些信息可以通过药物信息表(MIS)系统整理,为后续的患者沟通打下基础[2]。
药物分发环节,需实现操作规范与患者教育的协同落地。操作层面,应严格执行药物包装安全标准,重点防范儿童及宠物误服风险,同时确保药物的包装、标识及处理流程符合职业暴露防控要求[1]。患者教育层面,需采用患者易懂的语言形式提供书面材料(如用药指引、时间规划工具等),清晰传递服药及购药节点等信息[4]。与此同时,社区药房工作人员需为患者提供面对面咨询,核实患者对药物基本信息及不良反应管理要点的掌握程度,并在每次分发时对教育内容进行动态审查与调整,以适配患者的个体需求变化[1,4]。
药物分发后,应建立标准化的随访流程,社区药房工作人员应在药物分发后7天内与患者进行沟通,重点评估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潜在毒性反应,并根据患者的共病状态、治疗阶段等个体特征优化沟通内容[4]。NCCN指南中指出,在传统社区药房中,社区药房工作人员对用药依从性的监测常由临床医生或医疗团队主导,治疗信息不全面[3]。但此过程中,专科药房可发挥独特价值,通过药物使用监测与疗效评估,为随访策略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持[3]。
随着专科药房及医学整合式配药(MID)等模式的推广,OACDs分发体系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专科药房通过构建协同网络(图2),衔接药物流转与诊疗环节,为OACDs全流程管理提供专业支撑[3]。专科药房通过精细化库存管理减少药物浪费,同时依托专业团队深度参与从信息整合到随访干预的全流程,进一步强化管理效能[3,4]。需强调的是,无论采用何种分发模式,药物包装、处理的标准化始终是不可突破的安全底线,以保障医患双方的安全[1]。
图2 专科药房协同网络示意图[3]
结论
随着OACDs的可及性提高,社区药房在药物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针对OACDs安全使用和处理的指导仍显不足,因此需要加强社区药剂师的培训和支持,相关机构也为此制定了系统化的指导原则和标准。在药物分发过程中,工作人员需确保患者了解药物信息,并提供清晰的使用指引。在用药阶段,建立标准化的随访流程,及时评估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对于优化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同时,专科药房的介入可进一步提高OACDs的管理效率,通过信息整合及与临床协同,提升肿瘤患者用药体验。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审批号:CN-166179
有效期:2025-11-17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