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导读
慢性肝病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
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发生是多种病理生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图1)。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水平降低,因病毒抑制、酒精、铁过载、药物导致的骨髓抑制,
图1 血小板减少症的病理生理学
慢性肝病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血小板减少症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和治疗出血,避免延迟或影响相关治疗。其具体治疗方案的选择需在病因治疗基础上,根据病因、病理生理机制和患者的风险获益综合决策。
➤脾脏切除术
脾切除术曾是治疗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的传统方法,但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splenic artery embolization, PSE)被认为是一种更安全的替代脾脏切除的治疗方法。与全脾切除术相比,其并发症、
➤脾脏射频消融术
热消融用于治疗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具有微创、安全、疗效显著等优点,其理想的消融量为50%~70%。但热消融因目前没有统一应用标准、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射频仪器及耗材费用高等原因,实际应用较少。研究报道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分别接受热消融和脾切除治疗,随访36个月时射频消融组外周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48个月时恢复至基线水平,其中脾消融率低于50%患者脾功能亢进在6个月后复发。
➤TIPS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acaval shunt, TIPS)是主要治疗
➤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输注仍是最快提升血小板计数的治疗措施,可用于各种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所致血小板减少;鉴于其保存期短、临床供应紧缺及潜在输注风险等,建议仅用于有危及生命出血风险及需接受紧急手术患者。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human thrombopoietin,rh TPO)是一种全长糖基化蛋白,rhTPO与内源性血小板生成素具有相似的升高血小板的药理作用,可针对肝病患者TPO生成减少发挥外源性补充作用。已有研究显示rhTPO用于治疗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可显著提升血小板计数,减少出血风险及降低血小板输注率。目前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TPO受体激动剂
TPO受体激动剂与内源性TPO结合相同的受体,但小分子TPO受体激动剂与内源性TPO结合位点不同,这种协同作用有助于巨核细胞的成熟和血小板生成。目前,国内已获批上市的TPO受体激动剂包括
参考文献
[1] Gallo P, Terracciani F, Di Pasquale G,et al. Thrombocytopenia in chronic liver disease: Physiopathology and new therapeutic strategies before invasive procedures.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22 Aug 14;28(30):4061-4074.
[2] 于航,闫涛,孙耀.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3,39(10):2307-2320.
[3] 钱建丹,姚甜甜,王艳,王贵强. 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管理策略[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21,29(9):896-899.
[4] 张育,梁人山,冯婷婷.慢性肝病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初步探讨[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25,34(01):132-135.
[5] 李尚书,刘群,黄丽雯.慢性肝病血小板减少的原因[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21,13(02):24-28.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