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艳萍,田烨,宋学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 天津市女性生殖健康与优生重点实验室
近年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方案因其能够有效抑制黄体生成素(LH)的过早释放,避免提前黄素化,成为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中常用的方案之一[1-2]。然而,LH水平,尤其是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的血清LH水平,是否能够预测患者的妊娠结局,仍然缺乏足够的研究和讨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卵巢储备功能逐渐下降,妊娠成功率显著降低[3]。多项研究已探讨了年龄与卵巢储备功能的关系,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反应性下降,妊娠结局显著恶化[4-5]。已有研究关注LH水平对卵巢反应的影响[6]。hCG日血清LH水平可能与卵泡的最终成熟度、胚胎种植率及受孕率密切相关[7]。此外,体重指数(BMI)、卵巢储备功能指标[如抗米勒管激素(AMH)水平、窦状卵泡数]等因素也被认为对女性的生育能力及妊娠结局存在影响[8-9]。较高的BMI可能影响女性的内分泌环境,通过多种机制影响生殖功能[10]。这些因素可能在不同年龄段女性中交互作用,影响生育结局。为此,本研究就hCG日LH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活产率(LBR)的预测价值作一研究,现报道如下。
0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7年6月至2024年4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女性患者37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GnRH拮抗剂方案进行促排卵治疗并行首次新鲜周期移植,并具备完整的临床数据记录。根据患者在hCG注射日的血清LH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两组:LH≤1.67U/L组和LH>1.67U/L组。纳入标准包括:超促排卵方案为拮抗剂方案并行首次新鲜周期移植;年龄20~40岁;接受单胎胚胎移植;具备完整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数据,包括hCG注射日的血清LH水平、AMH水平、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BMI等。排除标准:诊断有严重卵巢疾病(如卵巢早衰等);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存在子宫疾病(如子宫畸形、子宫肌瘤等);患有长期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本研究获得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批号:IRB2025-YX-01),所有对象均知情同意。
1.2 一般资料 基本临床信息包括患者年龄、BMI、AMH水平、基础血清FSH水平、基础LH水平和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等。hCG日血清LH水平是指在hCG注射日当天上午测量的血清LH水平,作为主要暴露变量。临床妊娠率定义为通过治疗达到临床妊娠的比例,通常通过超声检查确认妊娠囊或胎心。生化妊娠率则是指通过血清hCG检测确认妊娠的比例,但未进一步通过超声确认临床妊娠。活产率定义为通过治疗成功妊娠并最终分娩的比例。妊娠结局通过随访记录,包括阳性妊娠试纸检测、血清hCG检测,超声胎心检测及最终活产情况评估。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变量采用软件SPSS27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各组患者的均数和标准差(如年龄、BMI、AMH水平等)。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评估hCG日血清LH水平、年龄、BMI等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同时控制潜在混杂变量。ROC曲线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hCG日LH水平在预测妊娠结局中的效能,计算不同年龄组的灵敏度、特异性及曲线下面积(AUC),以确定LH水平的最佳临界值。统计显著性水平设定为双侧P<0.05。
02结果
2.1 基本临床特征比较 患者年龄为22~39(32.55±3.67)岁。BMI为23.45±3.81。基础FSH为(6.30±2.06)U/L。基础LH为(3.58±1.76)U/L。AMH为(3.23±2.23)μg/L。子宫内膜厚度为(11.98±2.48)mm。移植胚胎数为(1.44±0.50)个。从统计结果来看,本研究的患者群体具有一定的异质性,患者之间在卵巢储备功能、促排卵反应和生理状态上的差异较为显著,hCG日LH水平为(2.11±1.48)U/L。根据hCG注射日的血清LH水平,将患者分为LH≤1.67U/L组(191例)和LH>1.67U/L组(187例),两组在主要临床指标上的差异见表1。两组基线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hCG日LH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LH≤1.67U/L组和LH>1.67U/L组妊娠结局比较见表2,两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两组患者的异常妊娠结局,发现两组患者胚胎停育、流产、异位妊娠及畸形引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回归分析结果 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评估hCG日LH水平、年龄、BMI等因素对是否活产的影响,结果显示,女方年龄(OR=0.924,95%CI 0.868~0.985,P=0.015),子宫内膜厚度(OR=1.117,95%CI 1.020~1.223,P=0.017)及移植胚胎数(OR=2.697,95%CI 1.718~4.235,P=0.000)与活产显著相关。hCG日LH水平对活产结局未见显著性影响(P>0.05)。见表3。
2.4 ROC曲线分析结果 为了进一步评估hCG日LH水平对妊娠结局的预测效能,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552,表明hCG日LH水平并不能很好地预测活产率,该模型的诊断性能较弱。见图1。
03讨论
本研究表明,hCG日LH水平可能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妊娠结局并不具有独立的预测价值,可能需要结合其他生殖指标进一步评估。之前有不同研究采用了不同的LH分组方式,如使用LH的第25%和75%百分位数,或选择不同的切点进行分组,这些方法可能为不同群体提供了更为精准的LH分层,有助于更好地反映LH在不同人群中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LH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可能受到多个因素的干扰,如患者的年龄、子宫内膜厚度及移植胚胎数等,特别是在异质性较大的患者群体中,这也可能解释了本研究未能发现LH水平与妊娠结局的显著关联的原因。
在一些研究中,高LH水平与较高的活产率呈正相关。Zhou等[11]研究指出,在正常卵巢储备(NOR)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高LH水平与较好的妊娠结局(包括较高的LBR)呈正相关。这一现象的可能机制包括高LH水平可能有助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提高,从而改善胚胎着床和妊娠结局。近期研究进一步支持了LH水平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复杂作用。LH<4U/L的患者可能通过增加微小染色体维持缺陷蛋白2的表达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12]。有学者比较了基础LH水平对PCOS患者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治疗结局的影响,结果显示,基础LH水平对妊娠结局无显著影响,但拮抗剂日LH水平与优质胚胎的数量有关[13]。这提示了不同时间节点的LH水平在不同人群中可能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先前研究对一过性的LH水平升高、不伴孕酮水平升高的情况对于妊娠结局是否产生有害影响存在争议。本研究着重观察扳机日的LH水平,未能在低LH组和高LH组之间找到活产率的显著差异,这可能与研究群体不同有关。本研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方年龄、子宫内膜厚度和移植胚胎数与活产率显著相关,这与多项相关研究一致[14-15]。子宫内膜厚度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作用也被广泛研究,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10mm患者较未达10mm患者生化妊娠风险有所降低[16]。在本研究中,尽管hCG日LH水平未与妊娠结局显著相关,但其他影响因素,如年龄和子宫内膜厚度,确实在活产率的预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作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数据采集存在一定的偏倚,且无法排除一些潜在的混杂因素,如胚胎质量、患者的生理状况等,这可能影响了LH水平与妊娠结局之间关系的评估。其次,本研究只涉及了hCG注射日的LH水平,未考虑LH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这可能限制了对LH在治疗中的作用的全面理解。未来的研究可能需要结合其他生殖指标来综合评估LH的作用。此外,探索不同卵巢储备状态的女性对LH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可能为个性化治疗提供新的视角[17]。还应进一步结合多种生殖指标,探索LH在不同群体中的作用,以期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制定个性化治疗策略。
致谢:感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生殖中心谭季春教授和董萌教授对论文的指导。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许艳萍:设计实验、起草论文、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统计数据;田烨:提供论文整体思路、对论文的统计加以校对;宋学茹:酝酿实验、指导及修改论文、经费支持
参考文献 略
来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5年6月 第41卷 第6期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